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張育章
有人說它是「台北市搖滾樂的最後地標」,有人說它是個「搖滾超市」; 如果它能屹立不搖個十年,那麼未來的旅遊書上若用 「Never mind New York’s CBGB or London’s 100 Club, here is Taipei’s Vibe!」 (註1)來做標題介紹它,大概也聽不到什麼非議之聲。 繼續閱讀 獨立樂團的實戰舞台 Vibe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張育章
有人說它是「台北市搖滾樂的最後地標」,有人說它是個「搖滾超市」; 如果它能屹立不搖個十年,那麼未來的旅遊書上若用 「Never mind New York’s CBGB or London’s 100 Club, here is Taipei’s Vibe!」 (註1)來做標題介紹它,大概也聽不到什麼非議之聲。 繼續閱讀 獨立樂團的實戰舞台 Vibe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洪欣凡
對於像我這樣喜歡西洋流行音樂的人來說,去英國念了四年書中最大的樂趣無非是一有機會非得去看演唱會、幾乎每天混pub、整天開著BBC Radio1的頻率以及每週必看<NME>、<Melody Maker>及<Guardian weekend>的音樂評論了。時空一轉回到台北,除了到唱片行將記事本中的記下的專輯盡可能一一買下外(因為英國的價錢實在太高了),便是到Vibe看我們自己的樂團演出,以及晃PUB找尋以前的音樂知己及朋友,大放厥詞似地告訴他們英國的一切。 繼續閱讀 暗藏生機的「地下社會」-一個PUB的體察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歷經一百年的時光,代表美國文化精神的爵士樂仍是世界無數愛樂者追求的目標。美軍駐台的’60年代是台灣爵士樂的全盛時期,各大舞廳和夜總會夜夜笙歌,人們隨著爵士即興的節奏搖擺著。中美斷交後的十多年裡,雖仍有少數狂熱愛樂者的支持,台灣爵士樂場景慢慢歸於沈寂。到了’90年代末,台灣的爵士樂似乎有捲土重來之勢,無論是追憶過往青春的中年人,還是心懷浪漫之情的年輕人,爵士風情又開始輕拂紛紛擾擾的台北市。 繼續閱讀 水泥森林裡的藍色音符 Blue Note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台灣的舞廳,習慣上,高級豪華的名為「夜總會(Club)」,通常是供成年人、外國人跳跳交際舞的地方。尤其是觀光客最常出入的雙城街附近,四處林立的夜總會,為國家賺取了不少外匯。而一般小型的舞廳,通常名為「Disco Pub」,就像MTV、KTV、PTV、…等等新字、新場所,Disco Pub也是一個台灣文化所創造的詞。其實Disco Pub等同於英文的Club或Discotheque。由於政府曖昧不明的管制法規,在管區警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管理態度下,以Pub形式經營的場所,常於小小的場地內開設一塊空間為舞池,偷偷摸摸地經營所謂「地下舞廳」。久而久之,Disco Pub就成了「小型舞廳」的代稱。 繼續閱讀 台北的另類舞吧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文藝青年永遠需要喝咖啡聊天的地方,我們’70年代左右出生又好讀點閒書的人,時常會聽到上一代人談到「滾石」、「稻草人」等等有音樂有文氣的咖啡館和餐館。不像巴黎河左岸的咖啡館,還可以觀光客的心態緬懷前人的文藝遺跡,這幾個場所現在都已屍骨無存,只能從一些文字中尋找蛛絲馬跡,懷想當年盛況。目前台北市還有幾間店仍保持文人咖啡館/餐館的遺風,除了文藝氣息、美味的咖啡和食物,還有不流俗的音樂。 繼續閱讀 文人咖啡館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一書中指出,’92年台灣唱片銷售金額為47億元,’96年達到89億1仟萬元,短短4年成長了將近一倍。這段期間,國內製作的CD價格從二百多漲到三百上下,代理版及進口CD倒沒有特別明顯的價格波動。相較於其他大城市,台北還是全世唱片界最便宜的地方。隨著市場日漸龐大,’90年代台北唱片行由一個個分散的小據點,轉變為連鎖店及大賣場的天下。小型唱片行多半依靠著特定消費群,而專業二手CD店也在’90年代中期出現。 繼續閱讀 唱片行東西南北中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另類另類滿天下,但是有些音樂比另類還另類,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這種音樂,用異類稱呼更為貼切。在都市中生活的你,也許己經發現,身邊常常響起這種異類音樂,可能是出現在一個詭異的電視廣告,一個深夜的廣播節目,一間陰暗的PUB。若想接近這種奇妙詭趣的異類音樂,買張CD回來好好獨自品嘗,卻發現茫茫CD海,各大唱片行均尋不著。神祕的異類音樂CD究竟藏身何處? 繼續閱讀 如果在深夜,一家唱片行--台北另類唱片行的身世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就像麥當勞改變了快餐業,7-11改變了雜貨零售業,Tower唱片城進駐台灣也改變了本地唱片行的型態。
Tower成立本身就是一個傳奇。1940年,一個叫魯斯.所羅門(Russ Solomon)的美國小男孩,在父親開的雜貨店裡架了一個小櫃子,學賣起唱片。所羅門父親的雜貨店位於一棟叫做「Tower」的大樓下,隔壁是家電影院。這個唱片櫃跟著小所羅門一起成長,二十年後,小雜貨店的櫃子擴張為大型唱片和書籍賣場。而這間唱片行則依據原來雜貨店的所在,命名為「Tower」。40年下來,音樂影像媒體不斷地變革,45轉唱片、33轉唱片、錄音帶、CD、MD、….,國際唱片工業愈來愈大,Tower愈開愈多,到’99年9月為止,己經是跨28國、227家分店的連鎖唱片行,部份地區的Tower 還有設有書籍和錄影帶、VCD部門。 繼續閱讀 改變台灣唱片行生態的Tower Records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阿達」有「傻瓜、腦袋短路」之意。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就是一個「阿達」,母親留給他一句名言:「Stupid Thing, Stupid does。」阿甘幹的阿達事讓他莫明其妙地發財又發達。台灣也有一群阿達,不過他們幹的傻事,卻從來沒發過財。這群阿達的領頭叫任將達,綽號「阿達」,這個由阿達組成的有聲出版社叫「水晶」。 繼續閱讀 台灣地下音樂的推手–水晶唱片的新音樂之路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文/羅悅全
如果台北年近三十歲的搖滾迷,可以像開同學會一樣聚首,他們現在已經是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也可能依舊留著長髮,穿著破牛仔褲,過著不羈的生活。大家在一間對味的Pub坐下來,聊聊往事。嗯…當年。
當年我們都聽重金屬呢。
「是啊,我們都是從Bon Jovi、Europe、Gun ‘n’ Roses、…聽起的。」
「後來就回頭聽Jimi Hendrix、Deep Purple、Led Zeppelin之類的老搖滾。」
「每個人都不一樣,我接下來聽的更重,像Helloween、Metallica、Megadeth。」
「像我學吉他的,就專門聽Joe Satriani、Steve Vai這些電吉他大師的獨奏專輯。」
「我聽的比較奇怪,都是死亡金屬和北歐的黑金屬。」
那時你們到哪裡買這些奇怪的東西?
「瀚江!」大家異口同聲,非常肯定地說。 繼續閱讀 不聽金屬枉少年:從瀚江寫起的台灣重金屬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