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音樂作品出土

前年在華山電子藝術節「裂獸之歌」 中碰到該項活動的主辦者—聲音藝術家林其蔚 。他看到我劈頭就說:「你在大學的那卷錄音作品,第一首曲子真是經典啊,那47秒可以說是開創了台灣電子噪音的先河!」
我愣了一下,在下不才什麼時候作了「電子噪音」?心想他大概是記錯了,直接把話題轉到別的地方。
後來想起來了,林其蔚說的是我在1993年亂作的一卷錄音帶。當時我要畢業了,研究所落榜,心情挺糟,一個人在宿舍房間用一把電吉他和Korg的A5綜合效果器 亂彈,順便用床頭音響錄下幾首「曲子」。我一直彈不好吉他,與其說我是彈吉他,不如說是玩效果器。離校之前,我把這卷帶子拷貝兩份,一份丟到輔大搖研社當作紀念品,一份送給林其蔚。

當然,我不認為那段作好玩的47秒作品可以叫作「經典」,那時候我也根本不知道有一種樂風叫「噪音」。無論林其蔚是客套還開玩笑,他記得這件事就很令人感動了。
今天整理東西,不小心翻到以前留下的錄音,拿起來聽聽,滿好玩的。這裡整理幾段來獻醜。(不好聽,真的很不好聽,不要聽啦...)

    • Guitar Homework 1 [0:47] — 這就是林其蔚說的「台灣電子噪音經典」。
    • Guitar Homework 2 [3:21] —用中國五聲音階彈的,原來錄了十四分鐘,這裡只摘節最後三分鐘。在這段我不小心彈出了一種很特別的效果,聽起來好像有兩三種樂器在裡頭似的,而且音場很迷幻。我個人很喜歡。
      1996年退伍以後,我在新竹科學園區當了一年的工程師。用薪水買了台二手Korg O1W合成器
  • Synth Homework 1 [0:56] — 這是經過Midi卡連到電腦,配合「蛋糕走路」
  • Synth Homework 2 [0:58] 上面那曲子多加一點效果器的結果。
    2000年我來到溫哥華,和當時在匹茲堡大學的老友 Izzy:“Acid”:http://mediasoftware.sonypictures.com/products/acidfamily.asp。對全無樂器彈奏天份的人來說,這玩意兒真是一大福音,我馬上就迷上了。這種軟體可以用來編輯已作好的音樂片段,讓你任意重覆、改變速度和音調,搞成一首曲子。用術語說,這種創作手法叫Loop-based。
  • Kick Me, Kick Me, Kick Me [4:16] — 這首曲子是是Izzy先編輯好,Email 給我,我再加點料之後合作完成的東西,我覺得做得還滿有能量的
  • 3D Family [6:04] — 2001年4月我回台灣時,正巧Jessypub 作的。當時Jessypub的主管很滿意,付了我大概八千元酬勞吧。這是我唯一有酬勞的作品。現在我可知道了,這種音樂的樂風可以歸為「Chillout」

台灣電音場景還小呢

最近去晃了一下中山美麗之島電子音樂版批踢踢實業坊鼓打貝斯版,發現那裡的時常有人發表自己的作品,邀請網友試聽評論,這些作品多半掛在滾石可樂。我聽了幾首,差不多都還是家庭作業的程度,有些人比以前稍有進步,但有「到位」的很少。
「到位」是前衛藝術家陳界仁很喜歡用的字,意思大約是「準」、「中」、「對勁」、「有刺點」,一種很難解釋的感覺。舉個例子來說,我想很多人聽到宋岳庭的嘻哈作品《Live’s a Struggle》都可以直接感受到他的作品和MC Hotdog或麻吉弟的作品絕對不同,雖然形式很像。有人形容這種感覺是一種「痛」。但這種「痛」並不一定是痛苦或憤怒批判什麼的,它也可能是一種強烈到「痛」的「樂」──不是「爽」,「爽」太淺也太快了。或許也像崔健很愛用的字:「能量」。好的作品會讓聽者感受到創作者的能量。
我想說的是,二○○○年以後,在瑞舞風潮的吹襲下,電子音樂製作軟體的功能也越來越強和「容易取得」(呵,you know what I mean…),再加上網路傳播,台灣電子音樂作品的創作數量已經多得驚人。在過去,從來沒有一種形式音樂可以這麼快速地生產出這麼大量的作品。而且很有趣的是,台灣的地下電音場景有一大片存在於網路上。創作者和聽眾都在虛擬空間裡活動,不必像十年前台灣地下音樂場景剛起來時,樂手和樂迷要靠著不多的現場表演場地和DIY CD作為媒介。
從批踢踢實業坊上的討論來看,當台灣的臥室電音創作者試圖跨出網路”時就立刻碰到找不著聽眾的問題,因為他們的生存空間打開始就只有在網路上。一碰觸到市場就會發現他們的競爭對手除了流行歌曲之外,還有來自西方與日本等等早已成熟的作品。反倒是已經耕耘十多年的台北地下樂團,基礎建立在現場表演之上,流行偶像和西方樂團就不一定是他們的競爭對手。
該版的另一篇回應說得不錯:在台灣要玩音樂,就不能太在意市場,老是提市場大家就都別玩了。很多事情都得等,得磨。廣州前衛藝術家楊詰蒼曾在訪問中提到:「現在的年輕藝術家都太急功近利了。你就作一件事,作十年看看嘛,堅持十年就是你的了。」
ps: 有位網友email 來請我聽他的作品,以上也是我想對他講的話。

扔唱片

黑膠唱片是全世界最無用又最難丟的長物之一。
現在還會蒐藏黑膠唱片的大概有以下幾種人:
# 嘻哈與電音舞曲DJ—蒐的通常是12吋單曲唱片
# 音響發燒友-講究音質,聽的是爵士樂、古典音樂、老搖滾,通常會有一台真空管放大器
# 國台語老歌迷-蒐藏沒有翻成CD的老唱片
# 沒什麼理由,就是愛蒐
我屬於第四種。若硬要問原因,第四種人可以給你這些理由:
# 捨不得扔
# 喜歡老唱片的懷舊炒豆聲
# 喜歡大張過癮的封面
# 喜歡找罪受
我有五百多張黑膠唱片,對某些汗牛充棟的藏家而言,這個數字連打哈欠的興趣都沒有,但對一般人,我想是夠驚人了。我自己也覺得擁有五百多張黑膠唱片實在不可思議,因為我從來沒好好點過。
今天一時興起,想把唱片櫃騰點空間出來,挑出幾張扔掉,這才發現我的唱片太多了。

繼續閱讀 扔唱片

3/8 批兔批曲目(synth pop陰魂不散)

這次節目我們再把時間拉回80年代,來聽聽看那時候的”新浪潮”: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1981.html電子音樂長什麼樣子。
二○○○年至二○○一年的”《搖滾客》”: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1843.html雜誌作了幾次電子音樂的專題,內容涇渭分明,一邊是以瑞舞場景為主的techno、鼓打貝斯、trance、...,一邊是前衛的ambient、噪音、實驗電子音樂,80年代的新浪潮電子只有輕輕帶過。
《搖滾客》的電子音樂專題報導漏過80年代新浪潮電子是可以理解的,因為當時的新浪潮電子音樂就是流行音樂,美國排行榜上有一大堆這類的東西。兩千年前後的瑞舞風潮,不管聲勢有多大,其實沒有多少瑞舞式的電音舞曲登得了美國排行榜。
這裡不是說登上美國排行榜就算了不起,反過來說,我們似乎也不應該因為這些歌是當年的流行金曲而不屑一顧。
新浪潮電子(也可簡單說是「synth pop」,不過「synth pop」的指涉比較廣義,通常不會像「新浪潮」那樣限於80年代)上承七○年代的前衛搖滾、迪斯可、龐克運動,後面影響了哥德、工業、EBM,甚至是最近幾年的”electroclash”: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0364.html。
七○年代的時候,電子合成器十分昂貴又不容易操作,沒有起碼的知識和基礎很難玩得好,只有少數菁英的樂團會玩,而且它的迷離音色也不是一般人都能接受的。到了八○年代前後,電腦與合成器越來越便宜,越來越容易操作,聽者也漸漸可以接受流行音樂裡使用的電子音。當時synth pop的團體大多來自英國和德國,美國則是另一套搞法,通常比較funk。
將當時的synth pop和現在的電子舞曲樂相比較會發現,這類樂團的男主唱嗓音多半有一種青澀的質感,低音鼓不那麼厚重,bass line跑得比較複雜多變化,音場和和弦也不像現在舖得那麼聲勢浩大。一方面是器材進步了,另一方面是經過瑞舞風潮之後,聽者的要求不一點了。
曲目如下:

繼續閱讀 3/8 批兔批曲目(synth pop陰魂不散)

3/4 批兔批節目曲單(我愛迪斯可!!)

這次節目以Disco為主題。好吧,不完全都是迪斯可,而是與迪斯可有關係的一些曲子,像Kiss的重金屬迪斯可、Paradox以重金屬曲風翻唱ABBA的<SOS>、Daft Punk力量驚人的復古電子迪斯可、Nitzer Ebb的工業舞曲、...等等。
對了,難道沒有人注意到崔苔菁的<夢摘星>不必重新混音,直接就可以當成lounge music嗎?
1. Pet Shop Boys – Go West
2. The Mitgang Audio – minor causes
3. Chicane – Don’t Give Up
4. Kiss – I Was Made For Loving You
5. Boney M – Rasputin
6. Outkast – Hey Ya
7. Paradox – S. O. S.
8. Ramones – Have You Ever Seen the Rain
9. Daft Punk – Around the World
10. Donna Summer – I Feel Love(Patrick Cowley mix)
11. Nitzer Ebb – Getting Closer
12. Dirty Dozen – London Elektricity
13. 電氣Groove – SHANGRI-LA
14. 崔苔菁 – 夢摘星
15. Fantastic Plastic Machine – Bachelor Pad (F.P.M. Edit)
16. Don Randi & Quest – Baja Run
17. Armand Van Helden – Full Moon
18. A. Saunderson – Harmony
19. Faithless – God Is A DJ
20. Funk d’Void – Diabla
21. Laurent Garnier – The man with the red face
22. Sade – By Your Side (Ben Watt Remix)
23. Sade – By Your Side

2/29 批兔批節目曲單(兼談Lost Romance)

2月29日晚上十點的節目專題是「80年代懷舊歌曲」。
80年代的「新浪潮」(new wave)之下,有一狗票被稱做「新XX」的風格名詞,像「新浪漫」(new romance)、「新民謠」(new folk)、「新古典」(new classic)、「新原音樂曲」(new acoustic)。這些「新XX」的名詞在現今都已失去效力,大多數都被簡單稱做「新浪潮」或「另類音樂」。
其實這些「新XX」要講的只有一個──延續70年代末龐克運動所掀起的「自己動手做」精神,但他們未必像龐克搖滾那般憤怒和吵雜。
本次節目前半段以Simply Red 的<Holding back the Years>開頭,然後播放80年代水晶唱片發行的經典選輯《Lost Romance》裡所有歌曲。
如果你聽獨立音樂的年齡不到十年,大概不清楚這張選輯的在當年台灣小眾樂迷心中的重要性。不過,你可能聽過去年在金馬影展裡的《24 Hour Party People》,英國重要獨立廠牌Factory老闆Tony Wilson的傳記電影,兼談曼徹斯特獨立音樂場景的掘起。
va_lost.jpg《Lost Romance》就是Factory的選輯,著重於當年Factory旗下的「新民謠」、「新古典」和「新原音」樂團。為什麼叫「Lost Romance」呢?因為「新浪漫」這個詞原來是指這類風格的音樂,但後來意義擴大,「新浪漫」反而較常用來指涉Duran Duran、Spandau Ballet、Culture Club之類的英國流行樂團,獨立廠牌的樂團反而被忽略了。所以,以這張選輯的觀點,它認為「新民謠」、「新古典」和「新原音」是「失落的浪漫」。
你被名詞搞糊塗了嗎?哈哈。其實你不必搞得太清楚,只要知道選輯中收的都是80年代重要的英國獨立樂團就得了。
《Lost Romance》中我最愛的是Durrutti Column的兩首曲子。Durrutti Column是一人樂團,還記得《24 Hour Party People》電影中那個在台上一個人悶悶地彈吉他、看起來瘦弱到風一吹就會飄走的Vini Reily嗎?就是那個傢伙。他本人也在電影中軋一個搬運工的小角色,大約不到一秒的鏡頭。

繼續閱讀 2/29 批兔批節目曲單(兼談Lost Romance)

什麼是New Wave?

“Goya 介紹UJ3RK5″: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1980.html這個團時想建一個解釋「new wave」的中文連結,搜尋了半天,發現提到這個字的網站不少,但就是找不到合適的中文說明。只好寫一篇給她作連結。
New Wave用在音樂裡,出現的時間差不多在’70年代龐克運動之後,本來和龐克差不多,主要是指以紐約”CBGB這家傳奇龐克現場表演場所”:http://www.twblog.net/archives/000971.html出來的樂團。但後來它的意義慢慢與punk區分開,指那些受到龐克運動啟發,但不帶有龐克態度-憤怒、吵雜、快速等等風格的樂團,有時候和「post punk」(後龐克)的意義沒什差別,而且通常會使用到當時開始變得較便宜的電子樂器。
到了80年代初,「new wave」越來越常出現在主流媒體,它的意義又變得更廣義和流行化,排行榜上一大堆團都被指為new wave,比較有名的,像”Culture Club”:http://hk.geocities.com/popmusic80hk/culture.htm、”Duran Duran”:http://vm.rdb.nthu.edu.tw/mallok/AvZone/content.asp?post_serial=1942、”Human League”:http://www1.iwant-pop.com/a-d0001/?sn=a-d0001_20010703_01、...。到最後,「new wave」幾乎泛指所有80年代出現的音樂風格。
除了音樂風格外,new wave另一個特色是樂手的打扮十分花俏、濃粧艷抹,衣著五彩紛陳,這也是80年代特有的打扮。我覺得這多少受到70年代”華麗搖滾”: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0115.html的影響。
物極必反是不變的道理,當滿地都是new wave的時候,紐約地下樂圈出現另一個樂派,稱為no wave,這個字顯然是衝著new wave而來的反諷字。No wave同樣受龐克影響,但偏向實驗、前衛,比較吵雜,通常缺乏旋律。Goya 提到的UJ3RK5樂團就可以說是no wave。這很合理,因為no wave的樂手與樂迷和前衛藝術圈的人有比較多來往。
另外,90年代中,英國的音樂媒體曾經炒作過「new wave of new wave」這個不明所以又很繞口的名詞。但是,脫離了時代脈絡,new wave也就失去意義了,brit-pop(英式搖滾)沒多久就取代了「new wave of new wave」的說法。

2/18 批兔批節目曲單

2/18 “秘密基地網路電台”:http://www.djonair.com.tw/
10:00pm~ 12:00pm 批兔批
歡迎收聽,並歡迎到”秘密基地網誌”:http://sbr.bluecircus.net/發表看法
這次節目走向大略如下:
breaks/drum and bass -> lounge -> gothic -> trance
全給它混在一起作成瀨尿牛丸
為服務聽眾,以下曲目特地加註台灣CD側標式誇大說明
1. Hybrid – Finished Symphony
將古典弦樂與碎拍共治一爐
2. Concord Dawn – Cloud City
剛猛優美兼具的鼓打貝斯
3. Element – The Inner Light
更剛猛優美的鼓打貝斯
4. 808 State – Pacific 707
90年代初英國迷幻浩室國歌
5. Ken Ishii – Auburnia
日本techno天王石井健(賢)力作,令人聯想到YMO的電音傳統
6. Pizzicato Five – My Baby Portable Player Sound
日本澀谷系旗手
7. Amon Tobin – Natureland
Ninja Tune 旗下電音天才
8. Broadcast – Come on let’s Go
融合70年代迷幻與trip hop,2003年最受矚目的電音樂團之一
9. “曹芳 – 黑色香水”: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1146.html
來自雲南的女歌手,中國另類未來新星

繼續閱讀 2/18 批兔批節目曲單

細數《搖滾客》的歷史

前一則筆記的迴響中談到的曇花一現的《搖滾客》,嚴格來說,應該是《搖滾客復刊號》。細數《搖滾客》的歷史,它其實在1986年就出現了,當時是水晶唱片的宣傳刊物,中間經過三次改版。最早叫做《Wax Club》,兩頁黑白印刷。改為《搖滾客》後變成雙色印刷,除了水晶自已代理的唱片,兼有其他的地下音樂報導。
大約在九○年代初,《搖滾客》改成彩色封面,本土樂手的報導越來越多。約莫維持了一兩年後停刊。水晶改發行半張報紙大小的簡訊,黑白印刷,單純是水晶代理唱片的文案,免費發送。
再下來就是大家都知道的《搖滾客復刊號》。
依我來看,復刊搖滾客的問題是它的走向和角度太像一本校園刊物了。不知道有多少人聽過一份同仁誌刊物叫《安達曼島民》,它是台灣大學社團「酸社」(前身是「另類音樂社」)的刊物。基本上《搖滾客復刊號》就是《安達曼島民》的豪華版。
我手上只有兩本《搖滾客復刊號》,翻了一下,發現他們的編制裡沒有廣告業務和行銷人員,做不長久是很合理的,他們似乎也不打算長久經營,一開始就有資金玩完了就收攤的打算。
關於台灣另類音樂刊物的問題,我以前在BBS上談得很多,在”《秘密基地》”: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098548這本書裡也有提到,這裡就不多談。總之,台灣另類音樂的市場還不夠大到撐一本全彩刊物,現在的年輕樂迷大概也沒有作平面刊物的想法,音樂文字大多數存在於網路上。未來是否會出現這種刊物?我看機會越來越渺茫,說不定,我們也越來越不需要這種刊物了。
延伸閱讀:
“伍佰與金門王 都曾擁抱過這顆水晶”: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53/article092.html
“台北樂迷眼中的九○年代”: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jeph/20.shtml

繼續回憶「大樹下」電台

既然”提起了”:http://blog.twblog.net/jeph/archives/001818.html,就一次講完好了。
1998年2月的某一個下午,我在老婆的車上鈕開收音機,隨手調電台,突然一陣奇怪的ambient樂吸引了我的注意。ambient放完之後,又是一陣吵得七葷八素的工業噪音。
怎麼會有電台放這麼奇怪的音樂?這可不得了,回家後,我鎖定這個頻道連聽了好幾天。後來搞清楚了,這個新成立的電台叫「大樹下」,由水晶唱片的老闆-台灣另類音樂史的”悲劇英雄任將達”: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53/article092.html負責總企劃,找來的工作人員和DJ都是台北另類音樂圈的一時之選,如陸君萍、”小樹”:http://web2.mychannel.com.tw/channels/f/u/fuji0812/index.htm(樂評人)、”Ricardo”:http://iwebs.url.com.tw/main/html/Ricardo/home.shtml(樂評人)、小應(”夾子樂團”:http://www.riverside.com.tw/intro-clip.htm團長)、”馬世芳”:http://bbs.music543.com/ournet.pl/music543/honeypie/articles/(樂評人)、秀秀(”骨肉皮樂團”:http://www.rockacola.com/news/000909/groupie.htm吉他手)、...。
那時候網路和音樂資訊來源不比現在,基本上,要是能在收音機或電視上看/聽到Blur或Radiohead就會叫人高興老半天。甭說我當時多興奮,除了上BBS召告天下趕快來聽大樹下,每天都守著FM 90.5,幾乎每一個節目都不放過。其中幾個秀秀與台北地下樂手的訪談,還錄起來作存檔。
但是連聽了幾個月,發現有點不妙。任何人聽收音機或電視都不喜歡廣告,不過,如果你喜歡的電台老是沒廣告或就那幾個廣告重覆出現,就很叫人著急了──這表示他們的業務作得很糟糕,未來如何生存?
果不其然,我輾轉從朋友和網路上聽到關於「大樹下」的內部問題,股東與工作人員似乎有經營方向上的爭議。
有一天下午,電台主持人之一,小樹,在節目中激動的說:有另外一批人要來接收電台了,請聽眾趕快傳真進來聲援。
那一整個晚上的節目好像是在打仗似的。
後來「大樹下」變成一般所謂的「賣藥電台」,再也沒有另類音樂。雖然是可預期的結果,但還是很叫人失落。
六年過去了,現在想聽不同的音樂,只要有電腦和寬頻,從重金屬到電音舞曲任君選擇,網路電台和mp3多到只怕你沒時間聽。當年「大樹下」的工作人員和DJ,於現在台北另類音樂場景裡,位置幾乎都沒變,寫樂評的還在寫樂評,搞地下樂團的搞的樂團仍然很地下,作悲劇英雄的還是很悲劇。
不知是幸還是不幸?
以下是「大樹下」在網路上的吉光片羽:
“任將達揮別水晶的陰影 在大樹下搖滾高歌”: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578/578-080.html
“1998.4.2在地實驗訊 大樹下”:http://news.etat.com/etatnews/980420.htm#1
“1998.5.8 編輯室手記 破報”:http://www.twblog.net/inertia/archives/000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