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秘密基地 的節目已改到週一與週三晚上十點至十二點。
2月9日節目開頭的團Chameleons是我一直很喜歡的英國團,這首短短一分多鐘的弦樂四重奏雖然簡單又一直重覆,但實在很美...
以下曲目中,我想特別介紹的團都有附相關連結,可以點進去看看。
Chameleons – String Quartet 1
Massive Attack – Unfinished Symphony
Unkle – In A State [FT Graham Gouldman]
Renaissance – Day of the Dreamer
goldfrapp – hairy trees
a northern chorus – Fragile Day
Bonobo – Noctuary
Bonobo – Pick up
分類:音樂
Foobar2000- 我很醜,可是我很好聽
話說”Foobar2000″:http://foobar2000.org真是非常好的數位音樂播放軟體,用它來放mp3比用Winamp的音質好太多了,高低頻層次分明,很多以前沒聽到的細節都出來了。”Dearhoeny的論壇”:http://forums.dearhoney.idv.tw/viewtopic.php?t=27047&sid=736e8fdf18077aa8951ed1b2bd917e6f裡有關於這個軟體的一些討論。
不過Foobar2000的介面真的是有夠陽春,”音樂五四三”:http://music543.com上有人推薦說可以去”這個網站”:http://www.foobarlooks.tk/下載skins。興沖沖地下載了一個回來用,結果出現找不到gdiplus.dll 的錯誤。查了一下,”這個網站”:http://www.x-sound.com/b5/001/001/00000032.htm上說,XP以下的系統,gdiplus.dl要”另外下載”:http://www.microsoft.com/downloads/details.aspx?displaylang=en&FamilyID=BFC0B436-9015-43E2-81A3-54938B6F4614l才會動。
照著作,這回又跑出來少了lua.dll的錯誤訊息。真是快瘋了。這玩意兒是幹什麼的我搞不清楚,也不想懂,總之是找到了,也”下載”:http://jove.prohosting.com/~philho/softwares/PhiLhoSoft/Lua/了,也安裝了。最後卻發現裝了skin的foobar2000用起來很怪。
我的耐性到這裡已經用完了。於是把整個foobar2000拔掉,再重裝,管他什麼skins,醜就醜吧。或許將來到了1.0版會改善。到時再裝也不遲。
另外,”Winamp加裝SSRC的plugin”:http://www.x-sound.com/b5/005/001/00000044.htm,音質也會有很大的改善。試了一下,是有改善,但還是差foobar2000一點點。
延伸閱讀:”玩轉Foobar2000″:http://china.sina.com.tw/tech/c/2003-11-06/24066.html:這篇文章解釋了為什麼foobar2000音質會比較好以及它的設定方法。
從Lo Fi說起
Goya寫的《Lo Fi典範》讓我想起一些小事情。在搖滾樂的脈絡裡,lo-fi(低傳真)是90年初曾流行過一陣子的風潮,簡單地說,Lo-Fi的樂團喜歡用最簡單的四軌或八軌錄音機,甚至是一台聽身聽來錄音。樂器上,喜歡用音質粗糙的破音器(distortion)或buzz效果,偶爾還會拿一把五音不全的破木吉他上場。這類風格的樂手追求的是殘缺的美感。就像玩相機的人喜歡Lomo和Holga的特殊影像美學一樣。
Lo-Fi與70年代初龐克搖滾的差別,這篇《噪音時代小夜曲》說得好:
「我們會把lo-fi看作朋克的另一面——並不憤怒,而是幽默和抒情,像噪音時代的小夜曲,否定了聲音的規則,激揚著不拘一格的快樂。lo-fi以小調見長,Pavement的嬉皮精神曾經把它發揮到東倒西歪的境界,...。一般來講,lo-fi作爲音樂形式,是指那些專注于聲音的作爲,是對不和諧的關注,是以不常規的方式抒情,並開發各種奇情異想的美學,...」
雖然瞭解lo-fi的大概意思,但我一直不懂得聽lo-fi,像Pavement、Sebadoh等等,老聽不出個所以然。一部份原因可能是我的音響太爛,hi-fi 還 lo-fi 對我沒什麼差別;另一部份原因是lo-fi風潮捲起之時,我正在當兵,窩在台東某個海岸班哨裡,聽到的音樂差不多都是<吻別>、<傷心車站>這類的歌,聽到我都會唱了(那時候,我恨我居然會唱這種曲子)。等到退伍時,已經搞不清楚搖滾樂壇裡吹的是什麼風。就算弄清楚了,還是很難喜歡當時流行的曲風,除了lo-fi之外,新龐克(如Green Day)、brit-pop(如Radiohead、Blur)、trip-hop(如Portishead)也是那掛網路上認識的朋友都會拿來嚼舌根的名詞。我退伍後聽的還是當兵之前流行的工業金屬、grunge、gothic。總之,這一整串名詞當時都被貼上「另類」的標籤。
好快十年就過去了,這些名詞聽起來都像上個世紀的東西...等等,它們的確是上個世紀的東西。
講了半天,我真正想說的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祝大家新年快樂!
青少年文化式微
英國獨立報的這篇報導The death of dance談到電子舞曲場景式微,證實了我之前的猜測,英國的電子舞曲場景已式微了。這解釋了很多事情,像溫哥華大牌dj場子的票便宜了一半、大牌dj越來越常往東南亞跑、英國舞曲life style雜誌《Ministry》、《Muzik》停刊、越來越多電子舞曲回到十年前的搞法(把已經走紅的流行或搖滾曲作混音,也就是electro)、...。不過,式微的不止電子舞曲場景,搖滾場景也好不到哪去。嘻哈目前是很強,但比起之前的幾個風潮的全面影響力,好像又差得很多。我的看法是:青少年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影響可能已經過了它的高峰。
青少年次文化強力影響主流文化不過是從六○年代嬉皮運動之後開始的事,這並不代表情形會永遠如此。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http://home.kimo.com.tw/ntcn111/NEWS/news_26.htm在”《下一個社會》”: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728中提到:
「除了美國之外,已開發國家的年輕人數目已經急遽減少,十五到十八年內,美國也會始減少。...今天的青少年文化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古人已經指出:流行文化是由成長最快速的年齡層創造的,這個年齡層不會是年輕人。」
這代表什麼呢?或許,時代慢慢改變了,最具文化影響力的年齡層次已經開始拉高。
秘密基地網路電台
“秘密基地網路電台”:http://prolegion1.twweb.biz/front/bin/home.phtml (”Real player”:http://www.real.com/realplayer.html?pp=home&src=010604realhome_1_3_2_1_1_1格式)目前在試播,我負責台灣時間週一及週三凌晨2點到6點的部份。打算給它放些非原音的東西,可能會是被歸成電子(含舞曲)、後搖滾、夢幻(dream pop)、前衛搖滾...等等的音樂,若心血來潮,什麼都會放。在正式開播前,我只要有空就會每天去放一放。試播期間隨便點,麥克風若接得通,或許會講點什麼話,如有吐槌情事均在預期之內,半夜睡不著的話,歡迎來聽聽。
曹芳-《黑色香水》
在網路電台”Take 10″:http://www.live365.com/stations/take10聽到的一首歌,詞是中文的,bossa nova 的曲風,甜甜的女聲(哦哦...),相當好聽,接近陳綺貞那樣的質感,要是不說,可能還以為是日本澀谷系。Take 10從來沒放過中文歌,查了Take 10的曲目單,上頭只有英文,歌者叫Cao Fang,曲名《Special Life》。又到網路查了半天才找到她的”介紹文字”:http://www.ting88.com/MusicList/3754.htm,原來她是今年十月才發片的女歌手,來自雲南,名叫曹芳,專輯名為《黑色香水》,好像都是她自已作的,資料不夠,我不大確定。曲目如下,看曲名就可以感受到她的特有的風格,套句對岸的話,這張專輯真是充滿了「小資情調」。
1.黑色香水
2.春花秋開
3.失陪
4.透明對白
5.橘子汁
6.基諾山
7.Two Weeks Holiday
8.Garbled Account
9.So Cool
10.落單
11.小病人
12.別樣生活
正在”試聽”:http://www.t365.net/special/3173.htm#中,《黑色香水》和《別樣生活》都挺好聽…
來談黑金屬
講多了神的事情,平衡一下,來講講魔鬼。最近有個挪威的黑金屬(black metal)團來溫哥華演出,這個團叫”Dimmu Borgir”:http://www.dimmu-borgir.com/,台灣譯作”「霧都魔堡」”:http://www.magnum.com.tw/index/search/totemplate.asp?style=METAL&seqno=1633。
所謂黑金屬,台灣這方面的樂迷還不少,也有幾個標榜黑金屬風格的團,網路上找到的”這篇介紹”:http://hk.geocities.com/jens2819/black.htm寫得相當仔細。簡單地說,這種樂風以重金屬的殺伐式聲響音質為基礎:主唱的聲音像動物在嘶吼,快速的破音吉他,鼓點沒命地打,大數多團體會舖陳華麗的電子式古典樂器背景,以增加莊嚴肅穆的宗教感。在歌詞上,談的多半是「史詩式」的戰爭、屠殺、憤恨、瀆神和厭世等題材。
什麼是 breakbeat?
拜stan大力推薦之賜(感謝啦),最近有許多來自奇摩家族的讀者點閱這個網誌的文章「名詞的力量」。在這篇筆記中,我提到了breakbeat,但沒有好好講清楚什麼是breakbeat,乘這個機會講一下我所瞭解的「碎拍」(breakbeat 或 breaks),畢竟在網路上似乎找不到講得比較好的breakbeat中文解釋,像這篇就寫得太簡單了。
大約在1998年的時候,我開始不斷在音樂刊物中聽到一些新鮮的電音名詞,其中包括「碎拍」。有天晚上在pub裡碰到曾留英的朋友,我向他問到這個陌生的名詞,也不知道是他只是唬我還是真的這麼認為,他只簡單回答:「碎拍啊,碎拍不是新東西,最早在60年代的James Brown就有碎拍了。」他就說這麼多,我當然搞不清楚為什麼一種電音類型要推到James Brown。幾年後,我終於弄明白,有些東西,聽多了,再輔以一些文字資料就會比較容易搞清楚。
哈哈之音
又來一個甜美女聲的電子團,這種團對我來說,永遠不嫌多。Broadcast是伯明罕的團,依偷來的照片看起來,是由兩男一女所組成,1997年就在Warp這家實驗電音廠牌發過專輯。本來是有點陰暗的風格,到了這張新專輯[Ha Ha Sound],突然變成甜得要命的電子復古民謠,尤其是[Before We Begin]和[Valerie]這兩首,溫暖甜蜜得好像聖誕歌曲。由網路上看到樂評,有人比成Ladytron,有人比成Sigur Ros、Mum,其至是Cocteau Twins。到底像誰,你自己試聽看看就知道了。
相關閱讀:
歷年專輯
Adrian’s Album Reviews
Opuszine Album Reviews
The Mike Factory Album Reviews
Colitas之謎
在音樂五四三上有人問道老鷹樂團名曲《Hotel California》中的歌詞
On a dark desert highway, cool wind in my hair
Warm smell of colitas, rising up through the air
Up ahead in the distance, I saw a shimmering light
My head grew heavy and my sight grew dim
I had to stop for the night
其中的「colitas」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