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客嘻哈–〈又白又宅〉

這首〈又白又宅(White & Nerdy)〉是今天的大熱門,我看到三篇部落格文和三位朋友用MSN送來連結。其實我一週前就把這首歌放到sidebar的小書籤了,似乎沒被看到。

這首歌翻唱自〈Ridin’〉

翻唱者”Weird Al Yankovic”:http://en.wikipedia.org/wiki/%22Weird_Al%22_Yankovic 早已是搞笑翻唱界的天王,我從小聽到大,二十年前(*嚇* 日子過得真快)就聽過他把Micheal Jackson的〈Beat It〉唱成〈Eat it〉,把馬當娜的〈Like a virgin〉唱作〈Like s surgeon〉,把Nirvana的〈Smell Like Teen Spirit〉改為〈Smell Like Nirvana)

對照原曲服用笑果更佳

〈Smell Like Teen Spirit〉被唱成這樣,Nirvana的樂迷會哭笑不得吧。
〈又白又宅〉曾登上美國 Billboard排行榜第九名,是這位怪叔叔出道以來成績最好的曲子。這說明了,嗯,”技客文化”: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reading/post_147.php或宅文化終於成為主流了。
另:〈又白又宅〉的中文字幕譯者署名Shadox,想來應該是三年前在奇摩拍賣上”叫賣「蟠龍花瓶」並回答數百則問題”:http://www.wretch.cc/blog/Shadox&article_id=10092549而轟動江湖的那位Shadox。”林依俐說”:http://elielin.chu.jp/blog/?p=124〈又白又宅〉是「神譯」,如果你讀過「蟠龍花瓶」那一大串宅男才懂的拍賣問答,就不會奇怪他為何”要費力譯”:http://www.wretch.cc/blog/Shadox&article_id=11056855〈又白又宅〉。
又另:「蟠龍花瓶拍賣事件」的全部問答將於最近出版成書,書名未訂。

關於《MIT》 這篇老文重貼

1991年,我大三,擔任輔仁大學搖滾音樂社社長。《謠言》這份刊物是搖研社的社刊。
那時候沒有 Word,事實上,Window 3.1才剛出。我們編《謠言》的方法是用在DOS系統下,用”PE2″:http://zh.wikipedia.org/wiki/PE2打好文章,大約抓一下行寬,以點矩陣印表機列印出文字,然後貼在A4紙上,插圖則是從雜誌影印下來,剪貼上去。標題和裝飾字用一套叫”「達文西」”:http://content.edu.tw/junior/computer/tp_ct/ch06/ch6-1/ch6-13/graph28.htm的繪圖軟體製作。
最後把A4作的「版」送到影印店影印,再自行人工分頁、裝訂,搞成具有”龐克美學”: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6003.html的刊物,滿像一回事。
而這篇《M.I.T(Metal in Taiwan) – 兼談台灣搖滾論述的發展》當時怎麼寫出來的我忘了。發表後,”學長TM”:http://tm.tamshui.org/ 鼓勵我投稿給基進文化刊物”《島嶼邊緣》”:http://intermargins.net/intermargins/IsleMargin/index.htm,結果也居然刊了出來。
Rumours7 Romours8 MIT in Romours edge of island
晃眼十多年過去了,回頭重讀,有些句子挺莫名其妙,但大體上,這種結構主義式的立論還算不賴。若現在重寫,套上後殖民理論,講成一種文化殖民過程,不必改多少字,應該也說得過去。
我想,其中最有趣的部份是引用自80年代音樂刊物的文獻,這些資料恐怕都不容易找到了。

(舊文重貼) M.I.T. (Metal in Taiwan) – 兼談台灣搖滾論述的發展

(請先閱讀”「關於《MIT》這篇老文重貼」”: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music/mit.php。本文發表於1991年輔仁大學搖滾音樂研究社社刊《謠言》7、8期,部份文字修改後,再度發表於1992年10月《島嶼邊緣》第五期,以下為《謠言》的版本。)
MIT in Romours
如果我問,重金屬樂( Heavy Metal,以下簡稱 HM )在台灣會有什麼發展, 你會有什麼樣的反應?
如果是在十年前問,那時台灣繆繆無幾的搖滾樂迷或許會這樣回答:HM 在台灣那裡有什麼發展?它根本不能進入保守的台灣流行音樂市場,我們能在流行歌曲中聽到一點電吉他的獨奏、稍微有用點力氣唱的歌聲就了不起了。
但更多對 HM 有另一種正確認識﹑深刻體會的樂迷會抗議:台灣的 Metal Band 成打來算﹑還有專為 HM 辦的熱門音樂大賽﹑不小心還可以在「三至六立體世界 「聽到 Gun’n’Roses 的歌… 怎麼能說是「沒有發展」?
而這篇文章並不準備釐清對 HM 的「正確認識」,不說誰對誰錯. 我感興趣的是,這些對 HM 的認識從何來?如何產生?如何地作用?我要試著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台灣的」重金屬.
********************************************
一如我們常說的:「搖滾不單單是一種音樂,它還是一種主張﹑一種生活態度 」,HM 也不能單純地視為某種音樂形式的指稱。HM 為一種音樂形式 ,任何一個 HM 樂迷都可以老練地解釋為「利用從 Boogie Blue演變過來的和絃結構,加強其音量﹑速度,重視彈奏技巧,強調吉它手的地位…」 ,或更專業地分析其曲式﹑Power Chord 的彈法﹑常用的音階… 但作為一種「生活態度 」,卻是很難說清楚的。
HM 不是台灣土產的東西,而是經過某種程序進入台灣。由是,這種「生活態度 」,在引入的程序中,多多少少地變質﹑被改寫。音樂形式是可以直接學習的,而「生活態度 」卻是難以經過文字﹑影像﹑聲音再現,在台灣完完整整地重組﹑複製。因為我們並不生活在 HM 原產地的社會中。也就是說,從英美進口到台灣的 HM,不是一個完整的符號,而是失去符旨 ( signified )的符徵( signer )。它在進口時,受到引介者的意識型態作用,被重新設定了意義。HM 的「意義( 生活態度 )」,其實是 HM 對引介者自己的意義。
在本文的計劃中,不只是要談 HM 如何改變台灣樂迷的口味( 主體是 HM ) ,而且要探討台灣媒體如何改寫 HM 的意義( 主體是台灣媒體 )。
為了方便討論,我把 HM 進口程序的相關單位及相互關係簡化如下:
mit.jpg
指入的箭頭代表「聽 」,指出的箭頭代表「說 」. 受眾( audience )與 HM 之間的虛線需要較多的解釋. 基本上,受眾是無法「說 」的單位,他們只能透過購買唱片﹑T恤﹑收聽/觀賞來表達對 HM 的支持。
另外,由於台灣的 HM 現場演唱是如此稀少,似乎不需考慮 HM 樂團與樂迷直接接觸的情形。
根據前列的圖表,我們可以把其中各單位關係的演變,寫成如下的發展史:

繼續閱讀 (舊文重貼) M.I.T. (Metal in Taiwan) – 兼談台灣搖滾論述的發展

數位音樂的價格問題

Hemidemi 上針對Intellenct Times”〈後唱片時代的大餅在哪裡?〉”:http://www.itmag.org.tw/magazine/article_single_359.htm引發”激烈的討論”:http://www.hemidemi.com/bookmark/info/291275,可惜後頭討論有些失焦,並沒有對於〈後〉文裡的產業角度發展出有趣的觀點。
其實台灣音樂產業的變化幾年前就發生了,只是與網路沒有直接關係。
剛開始是卡拉OK與KTV,這是除了「聽」之外,台灣最常見的音樂用途。我能找到比較確實的數據:”2002年新聞局的出版年鑑”:http://www.gio.gov.tw/info/publish/92/yearbook/list-4-p129.htm提到,「好樂迪」一年付的伴唱帶簽約金達5億,而當年國內唱片銷售總額約49.8億,也就是說,一家連鎖KTV帶給唱片業的利益就有唱片銷售的十分之一。
再來是手機鈴聲下載,根據”2003年的出版年鑑”:http://72.14.235.104/search?q=cache:P_i3TO2xtc4J:www.gio.gov.tw/info/publish/yearbook/2004/list04_p125.html,手機音樂版權收入也佔了唱片業當年總收入的10%以上。
然而,這兩項變革都與追求音樂純粹性的樂迷所要求的聆聽品質無關。卡拉OK與手機音樂都無法讓這類樂迷所希望的好音樂、好樂手更容易生存。相反的,它讓樂迷心中的好音樂更難出現,因為唱片公司為了追求這兩種市場的利益,而寧願花力氣出版容易在KTV被點唱或被手機下載的音樂。
因此樂迷也應該多關心數位音樂販售的前途,至少,下載MP3比起唱卡拉OK和手機音樂更關乎聆聽本身。
講回主題,我個人對〈後〉文所提出的延伸想法是:在台灣,一首合法下載的MP3該賣多少錢?
當我看到”奇摩音樂通”:http://tw.music.yahoo.com/賣一首mp3的價格是30元時,感覺有些驚訝。唱片業在面對P2P下載與私人光碟燒錄的競爭下,居然開出這種價格實在令人不解。
iTunes上賣一首曲子是0.99美元,但台灣的消費力能和美國比嗎?就算要和美國比,”emusic.com”:http://emusic.com的收費,大約是一首曲子0.25美元或更低–不到台幣10元。我看不出一首歌30台幣的mp3有什麼挽救台灣音樂產業的能力。
不談現在,讓我們回到十多年前,唱片還能賣到百萬張的美好時光。80年代,一卷正版的錄音帶或黑膠唱片的價格大約是120~150元,這個價格在90年代突然翻了一倍。除了著作權法開始嚴格執行,正版業者對面盜版的競爭壓力減輕之外,主要是CD的市場開始擴大。而正版國內藝人的CD價格大約是280左右。
音樂創作、錄製與宣傳等等的成本,在這十多年間漲了多少,我沒有數據。無論如何,這些成本會隨著銷售量的增加而被平攤掉。消費者之所以還能夠接受一倍的漲幅,我想主因是,大家都能認同「CD的音質和保存年限比錄音帶與黑膠唱片好」。但是CD的生產成本有比錄音帶或黑膠高嗎?剛開始是較高,但台灣的CD廠越來越多,壓CD的成本年年下跌,甚至比生產錄音帶和黑膠唱片低得多。
幾年下來,消費者倒也慢慢習慣一張專輯或八九首歌的價值從140漲到280元的漲價事實。沒有人再去從CD生產的成本去詢問為何這十多年裡,音樂何以可漲一倍(但薪資並沒有漲多少)?
也就是說,從消費者的觀點來看,漲價能被接受,是因為消費者認為多的價格是投資在較有價值的音樂載體(CD)上,而不是音樂上–並不是音樂變好了,使得消費者接受漲價。
(我不是說漲價不好,如果價格上漲能讓音樂產業更趨成熟,也是好事。至於漲價有沒有讓台灣音樂品質更進步,這裡先且不談。)
但音樂的價值感是很抽象的,音樂不是實體的東西,不像排骨便當是看得到摸得著的。
一旦音樂的載體變成幾無成本的東西–數位檔案,它的價值要如何計算?那得憑消費者的感覺了。
眼前的情形是,習慣P2P下載與燒錄的台灣樂迷,對MP3的價值感極低。一首MP3在台灣消費者心中的價值是否值30元(半個排骨便當)?我非常懷疑。
唱片業若想挽回頹勢,線上音樂下載的價格非得降價不可,降到消費者覺得–嗯,與其浪費時間找非法MP3,不如就花這點小錢趕快下載回來就得了。
如是問我的話,我能接受的價格是一首mp3 10~15元。
話說回來,所謂「狀況不明點子多」,我不清楚台灣唱片業者是否有什麼其他困難無法低價販售 MP3,IFPI的壓力?害怕侵蝕CD市場?嗯,不知道。

Junkie XL 的搖滾電音(這傢伙要來台北表演了)

從某方面來看,搖滾樂與電子音樂是相互矛盾的樂種。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電音舞曲的曲式傾向於高度重覆、單調鼓點,重點在於漂亮的音色舖陳上。搖滾迷基本上無法忍受電音舞曲的機械與精準,難以欣賞電音裡音色微細變化之妙。反過來說,電音樂迷也不喜歡搖滾樂的毛躁和音色的粗糙。
bigbeat.jpg這個問題在90年代末的 “Big Beat”:http://elecj.tripod.com/style/big_beat.htm得到解決。
Big Beat這個樂種呢,簡單講是這樣:反正90年代初浩室電音開始風行後,就有創作者依自己的喜好試圖作各種嚐試,有一些人的作法是採樣變化較豐富的搖滾或爵士樂老唱片中的鼓點(而不是像浩室那樣單調地四四拍咚嗞咚嗞),加上較吵雜的電子破音。
這類型的樂手,創作手法是電音式的:取樣器拼貼、用電子鼓機加強節奏,但樂曲中常會加入電吉他(或類電吉他的音色)以及人聲,還有變化較多的碎拍節奏,因此很投搖滾迷的胃口,電音迷也喜歡。

繼續閱讀 Junkie XL 的搖滾電音(這傢伙要來台北表演了)

隨便播第六集 – 和 Party現場報導

這輯節目裡,我和Amy走訪了在台北華中橋下辦了三年的免費戶外電音聚會「”和”: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living/party.html」。
我們訪問了Fish、”DJ Point”:http://www.adia.com.tw/wwforum/forum_posts.asp?TID=330&PN=1、”Rex”:http://back2baic2004.blogspot.com/,還有夾子電動大樂隊小應的現場感言。
後半段我們聊到所謂的「地下」是什麼樣的情境。

powered by ODEO
“下載mp3”:http://media.odeo.com/files/9/5/2/780952.mp3 | “訂閱podcast”:http://odeo.com/channel/115544/rss | “過去節目庫存”:http://studio.odeo.com/channel/115544/view
詳細文字圖片報導參見「”台北夜色:華中橋下的「和」Party”: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living/party.html」
DJ Point i/O Sound performance.jpg riverside A-Bin@Her Party.jpg
(左上: DJ Point; 右上:I/O Soundlab; 左下:華中橋夜色;右下:「和」的幕後功臣A-bin)

噪動之夜(四) Maelstrom

「噪動之夜」的英文名訂為「Maelstrom」,這個字其中一個意義是:不可抗拒的破壞力。
表演最後安排了Goodbye! Nao! 以三件式搖滾樂器與 Dino的類比電子、Fish的數位電子一同即興演奏。在我的見識裡,不曾見過如此饒富趣味的組合。
原來的安排是,在Dino三十分鐘表演結束後,Fish直接上台與他合作;兩人表演十分鐘後,Goodbye Nao再上台共同演出。臨上場前,Fish 提議,不必等那十分鐘,就大家一起上。
提早走的人無福消受他們精采的合奏,我在現場興奮不已。上一次聽到會讓我有相同反應的是2001年在溫哥華聽”Go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http://www.maitreyana.com/gsybe.htm的現場。層次多變,雄厚紮實的音牆,五人之前沒有合作即興的經驗,但整段演出仍有段落起伏,這就是Maelstrom!
錄影的數位攝影機所收的聲音不佳,下面影片幾乎只聽得到Goodbye Nao的聲音。只有在現場才能體會到被聲響擊倒的妙。單看影像雖聲音模糊,無法領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音潮,但可以看到Goodbye Nao以各種方式製造聲響。他們最有創意的(也是我最欣賞的)就是使用各種奇妙的方式讓樂器發出聲音。

由於在「噪動之夜」後緊接著還有一場雷鬼舞會趕著進場佈置,表演在十點二十分準時結束。觀眾歡呼,有人喊安可。要是我在台下也會喊安可。
在布幕後的舞台上,Goodbye Nao貝斯手加菲請Dino和Fish在他的Mixer上簽名。我則請所有演出者簽名,他們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

從學運到學院-台灣噪音/聲音藝術場景歷史速寫

以下是寫給六月號 《大聲誌》的文章,感謝林其蔚、許雅筑、姚大鈞、粘利文、張賜福、游葳提供資料與記憶,本文才得以完成。本文名為「速寫」,表示筆者未能接觸到所有細節、事件與人物,歡迎補充。
zslo.jpg
(零與聲在「甜蜜蜜 」咖啡館,左起:林其蔚、劉行一、Steve,林其蔚提供)
一九九二年,「ICRT 青春之星」歌唱比賽於輔大中美堂舉行初賽。其中一組名為「零與聲音怪獸解放組織」,由林其蔚、劉行一、Steve(香港僑生)組成的三人樂團進場姿態嚇到了主持人:主唱身著送葬孝服,塗白臉,吉他手著衛生衣、拖鞋,鼓手頭載安全帽,主持人的任何問題,他們一律回答:「不知道。」表演開始,走調的吉他猛刷,鼓點全無節奏,主唱 Steve 狂喊並且在地上打滾。結束後,現場觀眾尷尬地為他們搞砸氣氛的勇氣鼓掌。同年年底的輔大校慶演唱會,再度報名參與的「 零與聲音解放組織 」為最後一組表演團體,活動主辦者表示,如此安排是為了「方便趕觀眾離場」。幾首同樣無節奏無弦律可言的「歌曲」之後,一位憤怒的觀眾拿起音控台的麥克風對台上喊:「你們到底想表達什麼!?」主唱喃喃回答:「nnnnnothing...」

繼續閱讀 從學運到學院-台灣噪音/聲音藝術場景歷史速寫

噪動之夜(四) Dino

中國藝術家”楊詰蒼說”: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4411.html:藝術家「需要多學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堅持十年就是你的。需要深入、通過考驗和堅持。」
Dino就是這樣固執了十年的聲響藝術家,打開始表演就是用錄音帶預錄的類比音源加上混音器及效果器。他對電子聲響的掌握,全台灣幾乎已無人能及。
在《噪動之夜》裡,表演前,Dino 喝了兩瓶海尼根和一瓶台啤。他著打赤腳上台,聲音一出,全場震懾。專注又自得,大師的架勢。
而在事前的溝通過程中,Dino又是最隨和,要求最少的演出者,任何事情都爽快配合,沒有二話。我對他完全折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忘了請燈光師把那些十分滑稽的舞場燈關掉。(呃…那位燈光師好像是接在《噪動之夜》後的雷鬼舞會請來的,他大概閒在那沒事幹,狗拿耗子幫我們這場表演打起燈…)

看Dino玩聲音的樣子,讓我覺得像位自在揮毫的老僧。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

噪動之夜(三) Fish+Pei

在一開始,Fish就強調Pei的角色不是VJ,而是visual。本來希望作到是Fish送MIDI訊號給Pei,與Pei的影像作互動溝通。但因為Pei的位置在台下,一時找不到那麼長的MIDI線,只好妥協作罷。
第一次看到Fish和Pei的現場是在2002年的在華山辦的《裂獸之歌》。Fish投身於電音已有多年,而Pei在當時則算聲響藝術的新秀。兩人的風格差異相當大。Pei 沈靜抒情,帶著抽象的都會味;Fish黑暗暴烈,attitude很強,從某方面來說,他是台灣的電音創作者中特質最接近工業噪音的一位,更精確的講法可能是 “Glitch”:http://en.wikipedia.org/wiki/Glitch_%28music%29。在《噪動之夜》中兩人用三台筆電合作演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令我十分好奇。
結果是,Fish不那麼暴力,Pei也不那麼抒情,化學作用產生十分有趣的演出。
下面是當天的錄影片段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