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某雜誌的稿,寫了一整天,累死了...,這由釗維 譯的書目前還在印刷廠,應該會在四月正式上架
無政府主義餘孽及其力量
探討西方音樂文化的書籍通常採取兩種書寫方式,一種是學院式的冷眼旁觀,分析某流派的形式、歷史與社會意涵;另一種是像《龐克的哲學-不止是噪音》,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對讀者大聲疾呼:「這種音樂不單單是你以為的那樣!」
《龐克的哲學》這本書的第一版是作者克雷格.歐哈拉於一九九二年以自助影印發表,隨後受到關注地下文化的讀者注意,歐哈拉在應接不暇的情形之下,才決定交給出版社。本書部份內容的中譯版本曾於一九九七年在台北另類報刊《破週報 》上連載。
台灣搖滾樂迷對於龐克運動的認識,除了「懂三個和絃就可以組團」之外,多半不出「龐克運動起於七○年代中,結束於七○年代末,於九○年代初復興,但不可同日而語」的正史脈絡。但歐哈拉以自身經驗和所蒐集的地下刊物出發所描述的美國龐克「場景」(書中不斷出現的字眼),卻是將重點放在八○年代這段國內搖滾樂迷以為龐克缺席的十年。在作者的敘述裡,美國龐克文化在這段時期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還是美好的黃金時期。如馬克.巴亞在導言中所說的:
「在過去十年間,龐克的世界成倍數地擴展,有些人認為好,有些人認為不好。...
另一個令人驚異的發展是,在音樂之外的訊息增多了。今天的龐克會花更多時間尋找政治性的訊息,以及階級議題,比方說,阿布賈邁爾(Mumia Abu-Jamal)。像AK Press這樣的出版商,現在可以在演唱會後面賣書,並且有龐克會去讀,就好像聆聽快節奏的、侵略性的音樂一般。」
也如這段話所提示的,這本書談的是政治──無所不在、廣義的政治──如環保主義、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動物權、...,而貫穿所有議題的,則是無政府主義。
「如果要選取一種政治意識形態,那麼龐克基本上該算是無政府主義者。幾乎沒有龐克會去鼓吹任何形式的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這並不是說,所有的龐克都飽讀無政府主義的歷史與理論,而是說他們都有一個以無政府主義為原則的共同信念,那就是,摒棄官方、政府或統治者,重視個體的自由與責任(哪個人不是如此)。」
因為:
「在我們這些被異化了的人當中,總有一些團體開始感到不對勁。這種主動的自覺,來自對主流社會的拒絕,或者被它拒絕。這些團體或者拒絕異化,或者非自願地被主流社會排擠。」
「龐克對『從眾』的質疑不僅表現在與眾不同的外表與音樂聲響上...他們質疑那些被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工作、種族、性...,也質疑自我──那些倚賴四周的事物來決定的順從者從未質疑過的。...龐克對任何一種權威都沒有大多的尊重...。」
也就是說,歐哈拉認為龐克不止是像主流媒體所描述的印象:一群精力過盛,抱持弒父情結的虛無主義小鬼,用嚇壞人的裝扮和吵死人的音樂搏取女孩的注意。當然,龐克文化的根源來自於青少年對自身處於社會現況的不滿,但歐哈拉認為,真正的龐克處理不滿的方法,是立即採取基進、不妥協的行動──音樂很重要,它是煽動人心的工具,絕非目的。因此,堅持「聽爽論」的樂迷閱讀本書恐怕會深深感到被冒犯。從另一方面來看,目前台灣青少年樂迷中充斥著以無知為榮的氣氛,或許需要這種滿篇XX主義的書來刺激一下。
延伸觀點
七○年代的龐克運動
「龐克」(Punk,另外一種更切中字義但不那麼流行的譯法是「叛客」)最早由美國樂評人Dave Marsh於一九七一年在搖滾刊物《Creem》用來形容某些樂風粗猛的樂團,隨後「龐克搖滾」即被樂評當成一種搖滾樂的類型。龐克搖滾發展初期只是幾個聚集在紐約CBGB酒吧表演的地下樂團(後來這家酒吧和樂團都被樂迷視為朝聖地和宗師),七○年代中,從英國藝術學院出身的Malcolm McLaren在CBGB受到這些樂團的打扮方式與音樂的震撼,回到倫敦後,他說服幾個光顧他與女友──後來成為名服裝設計師的Vivienne Westwood──所經營之服裝店SEX的常客,組成Sex Pistols樂團,進行他的反藝術運動計劃。
Sex Pistols以古怪打扮、幾乎完全外行的樂風、滿口粗話和每次都會造成混亂與群架的表演,意外於倫敦爆紅,一首辱罵英國女王的歌曲<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甚至登上英國排行,他們的作風立刻掀起了全英國的青少年彷效。這波龐克風潮很快又捲回美國,形成襲捲國際的次文化風潮。當時重要的樂團包括美國的Ramones、Blondie、Talking Heads和英國的the Clash、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和Dammed。這陣風潮雖然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對全世界的流行音樂的影響仍然十分深遠。直接繼承這陣龐克風潮的樂風通常被稱為「新浪潮」(New Wave)和「後龐克」(Post-Punk),這類型的樂團仍保留了龐克運動的美學,但在態度上較不兇暴激進。
龐克視覺美學
七○年代龐克風潮的流行打扮,主要是由Vivienne Westwood所創造。在龐克運動之前,英美樂壇流行所謂「華麗搖滾」,以男性為主的樂手喜作濃粧艷抺或驚悚嚇人的打扮,龐克族的外貌則把這些效果推到更極致,但看來較為襤褸破爛,不像華麗搖滾貴氣逼人。其特徵包括粗大的軍靴或馬汀大夫鞋,頭髮染成五顏六色,或是用髮膠塑成尖針狀,或是剃去大半邊頭髮,身著撕爛的網狀絲襪、T恤或寫著聳動標語或圖案的T恤,脖掛粗鍊、狗項圈、...等等。無論如何,這是都會龐克的豪華穿法,八○年代以後的龐克族很少採用如此花錢的裝扮,但破爛、自己動作手與反品牌仍是主要的穿著原則。
七○年代初開始出現的影印藝術也是龐克美學的主要特徵。由於講求快速達到傳播的效果,龐克樂迷常以從報紙、雜誌剪來的圖片加以拼貼,搭配打字機或手寫的文字製作刊物或活動傳單,再用影印機大量複製,以極低價錢出售或免費發送。Sex Pistols的專輯《Never Mind the Bollcoks》即是此拼貼美學的代表。即使到了電腦排版已全面平民化的時代,龐克族依舊堅持在出版物中刻意表現出拼貼感。
現代的無政府主義
無論是信奉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長期習於威權政治的華人世界很少有系統地理解無政府主義,一般人對此思想總是感到遙遠而陌生,甚至將其等同於「無秩序」或「混亂」。簡單地說,無政府主義是高度理想主義的政治思想,以「人性本善」為根基,認為人人都可以管好自己,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制度、政府和階級劃分,認為威權對個人自主性的迫害是萬惡之首。
二十世紀初,無政府主義曾在歐洲得到短暫的成功,西班牙工團是當時勢力最龐大的無政府主義體制,但旋即因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而衰微,並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結束。之後的美蘇冷戰,無政府主義更是消聲匿跡。
無政府主義於六○年代在西方悄悄浮起,並藉著七○年代的龐克運動再度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力量,影響了學生運動、佔屋運動、綠色和平運動和現在的反全球化運動。當時龐克運動的國歌(如果可以稱作「國歌」的話),就是Sex Pistols樂團的<英國無政府>(Anarchy in the UK)。直至現今的網路社會,有人認為駭客、自由軟體運動 都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子。
延伸閱讀
《席德與南西》(Sid and Nancy)Alex Cox導演
Sid Vicious與Nancy Spungen是七○年代龐克運動中最著名的戀人。Sid Vicious因為他的「龐克態度」受到Malcolm McLaren賞識而被拉拔進Sex Pistols樂團中,但在那時他還不懂得如何彈貝斯。在表演場上, Sid總是帶頭跳下台和挑釁的觀眾幹架,而他的自毁傾向也造成了吸毒神智不清手刃女友Nancy,之後又因海洛英過量而死亡的悲劇。這部電影以這段故事描述了七○年代龐克運動的縮影。
《Punk Diary: 1970-1979》George Gimarc著
這本書從Stooges樂團於一九七○年八月發行的第二專輯開始,作者以樂迷的角度一日接一日地記錄龐克運動的大小事、圖片,其中包括了從當時音樂雜誌拮取來的資料。整本書讀下來,令讀者不禁深深陷入那個熱血的年代。不過這本書採取的是英國觀點,尤其側重在Sex Pistols樂團的種種。
《Notes from Underground: Zines and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Culture》Stephen Duncombe著
在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如果你希望以最省錢、最快的方法將你的文字、漫畫作品和思想散播出去,唯一的方法是自己油印或影印和裝訂,搞出一本地下刊物──「誌」(Zine)。這類型的刊物粗糙生猛,同時又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自反文化運動發軔於六○年代以來,誌在百花爭鳴的地下文化中一直是主要的思想傳播工具。本書作者以文化研究學者的角度來討探「誌文化」,書中包括大量圖片。
《台客的復仇》濁水溪公社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濁水溪公社是最能夠從台灣的文化脈絡出發,徹底表現龐克無政府主義精神的宗師級樂團。在這張經典專輯中,濁水溪公社以「台客」(除了本來的意義之外,他們自嘲這個詞代表「台灣的龐克」)自居,音樂風格神奇地結合了龐克搖滾、國台語流行歌曲,歌詞全無俚頭卻又似有所指,內頁設計也完全符合龐克式的拼貼藝術。
《MAXIMUMROCKNROLL》
MAXIMUMROCKNROLL原本是舊金山的電台節目,從一九八二年開始以樂迷誌的形式發行,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美國龐克搖滾期刊。歷經了二十多年,這份刊物的規模早已不再是地下刊物,但他們堅持採用地下刊物式的黑白印刷和粗糙的紙張,而且工作人員全都是義工。內容除了大量專輯唱片評鑑,也包括美國龐克的政治評論文字。在MAXIMUMROCKNROLL的網站可以下載他們電台節目的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