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誌-《超頻者的地獄》

1-2-3-2032867.jpg組裝電腦在台灣已經很神奇地成為一種技藝,電腦雜誌常會辦一些組裝大賽、超頻大賽等等活動,各方高手齊聚一堂,看誰能最快組好電腦,或搭配零件調整出效能最佳的電腦。
這種組裝文化起初我不太理解。我高中之前台灣流行自己焊電路板組音響,那時候自組音響是為了要省錢。現在自組電腦的目的不像是要省錢--而是要花更多錢。託店家組裝只要幾百塊代價,自己組的話,耗的時間不說,還要冒著燒壞零件的危險,一不小心幾千塊的零件就毁了。如果要玩超頻,你得花更多錢在添購高轉速電扇、散熱片、水冷系統等等玩意上頭。講究點的玩家,還要用溫度監視器、透明機殼、冷光燈管,把電腦搞得像檳榔攤。
花那麼多心血在超頻上頭到底有什麼好處?或許就像我一個朋友的回答:「超頻以後,看DVD好順啊...」*幸福的微笑*
後來轉個方向想,我就懂了,這道理很像我買車只想買容易操作,少故障的本田汽車,完全沒興趣關心扭力、轉速和機油添加劑。但有些愛玩車的人就會關心這些事情,還要花一大筆錢改裝,到公路上開到破錶,不小心撞爛了再花錢修。
朋友齊格飛借我一本同人誌漫畫《超頻者的地獄》,作者Viva ,書名嘲諷「超頻者天堂 Mark兩萬分的電腦,送女朋友的情人節禮物永遠是最快最新的記憶體之類的名堂。茲轉抄台詞如下:

「 獻給妳,我的愛。送給你99條2G ECC DDR400記憶體。
每一條記憶體,都裝載的我滿滿的愛。
比同重黃金還重的記憶體,代表我的誠意,預設CL=2的最高參數,象徵著我的愛隨傳隨到,永遠伴隨在妳身邊,我願為妳永遠提供終身保固,直到天長地久。」

其他人物有美少女電腦白痴、奸詐的店員、陳年老貨都賣得掉的老闆娘、死皮賴臉的澳客、賣補帖的古惑仔...堅強陣容畫盡光華商場眾生百態。我看得愛不釋手,嘆為奇書,也想買一本來收藏。
這本漫畫是自助出版的同仁誌,書店不太好找,有興趣的話可以直接找作者 郵購。

《龐克的哲學-不止是噪音》

給某雜誌的稿,寫了一整天,累死了...,這由釗維 譯的書目前還在印刷廠,應該會在四月正式上架

無政府主義餘孽及其力量
pcover[1].jpg探討西方音樂文化的書籍通常採取兩種書寫方式,一種是學院式的冷眼旁觀,分析某流派的形式、歷史與社會意涵;另一種是像《龐克的哲學-不止是噪音》,作者以「過來人」的身份,對讀者大聲疾呼:「這種音樂不單單是你以為的那樣!」
《龐克的哲學》這本書的第一版是作者克雷格.歐哈拉於一九九二年以自助影印發表,隨後受到關注地下文化的讀者注意,歐哈拉在應接不暇的情形之下,才決定交給出版社。本書部份內容的中譯版本曾於一九九七年在台北另類報刊《破週報 》上連載。
台灣搖滾樂迷對於龐克運動的認識,除了「懂三個和絃就可以組團」之外,多半不出「龐克運動起於七○年代中,結束於七○年代末,於九○年代初復興,但不可同日而語」的正史脈絡。但歐哈拉以自身經驗和所蒐集的地下刊物出發所描述的美國龐克「場景」(書中不斷出現的字眼),卻是將重點放在八○年代這段國內搖滾樂迷以為龐克缺席的十年。在作者的敘述裡,美國龐克文化在這段時期不但沒有消失,反而還是美好的黃金時期。如馬克.巴亞在導言中所說的:

「在過去十年間,龐克的世界成倍數地擴展,有些人認為好,有些人認為不好。...
另一個令人驚異的發展是,在音樂之外的訊息增多了。今天的龐克會花更多時間尋找政治性的訊息,以及階級議題,比方說,阿布賈邁爾(Mumia Abu-Jamal)。像AK Press這樣的出版商,現在可以在演唱會後面賣書,並且有龐克會去讀,就好像聆聽快節奏的、侵略性的音樂一般。」

也如這段話所提示的,這本書談的是政治──無所不在、廣義的政治──如環保主義、種族主義、性別主義、動物權、...,而貫穿所有議題的,則是無政府主義。

「如果要選取一種政治意識形態,那麼龐克基本上該算是無政府主義者。幾乎沒有龐克會去鼓吹任何形式的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這並不是說,所有的龐克都飽讀無政府主義的歷史與理論,而是說他們都有一個以無政府主義為原則的共同信念,那就是,摒棄官方、政府或統治者,重視個體的自由與責任(哪個人不是如此)。」

因為:

「在我們這些被異化了的人當中,總有一些團體開始感到不對勁。這種主動的自覺,來自對主流社會的拒絕,或者被它拒絕。這些團體或者拒絕異化,或者非自願地被主流社會排擠。」

 

「龐克對『從眾』的質疑不僅表現在與眾不同的外表與音樂聲響上...他們質疑那些被一般人視為理所當然的事情:工作、種族、性...,也質疑自我──那些倚賴四周的事物來決定的順從者從未質疑過的。...龐克對任何一種權威都沒有大多的尊重...。」

也就是說,歐哈拉認為龐克不止是像主流媒體所描述的印象:一群精力過盛,抱持弒父情結的虛無主義小鬼,用嚇壞人的裝扮和吵死人的音樂搏取女孩的注意。當然,龐克文化的根源來自於青少年對自身處於社會現況的不滿,但歐哈拉認為,真正的龐克處理不滿的方法,是立即採取基進、不妥協的行動──音樂很重要,它是煽動人心的工具,絕非目的。因此,堅持「聽爽論」的樂迷閱讀本書恐怕會深深感到被冒犯。從另一方面來看,目前台灣青少年樂迷中充斥著以無知為榮的氣氛,或許需要這種滿篇XX主義的書來刺激一下。
延伸觀點
七○年代的龐克運動
「龐克」(Punk,另外一種更切中字義但不那麼流行的譯法是「叛客」)最早由美國樂評人Dave Marsh於一九七一年在搖滾刊物《Creem》用來形容某些樂風粗猛的樂團,隨後「龐克搖滾」即被樂評當成一種搖滾樂的類型。龐克搖滾發展初期只是幾個聚集在紐約CBGB酒吧表演的地下樂團(後來這家酒吧和樂團都被樂迷視為朝聖地和宗師),七○年代中,從英國藝術學院出身的Malcolm McLaren在CBGB受到這些樂團的打扮方式與音樂的震撼,回到倫敦後,他說服幾個光顧他與女友──後來成為名服裝設計師的Vivienne Westwood──所經營之服裝店SEX的常客,組成Sex Pistols樂團,進行他的反藝術運動計劃。
Sex Pistols以古怪打扮、幾乎完全外行的樂風、滿口粗話和每次都會造成混亂與群架的表演,意外於倫敦爆紅,一首辱罵英國女王的歌曲<天佑女王>(God Save the Queen)甚至登上英國排行,他們的作風立刻掀起了全英國的青少年彷效。這波龐克風潮很快又捲回美國,形成襲捲國際的次文化風潮。當時重要的樂團包括美國的Ramones、Blondie、Talking Heads和英國的the Clash、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和Dammed。這陣風潮雖然來得快,去得也快,但對全世界的流行音樂的影響仍然十分深遠。直接繼承這陣龐克風潮的樂風通常被稱為「新浪潮」(New Wave)和「後龐克」(Post-Punk),這類型的樂團仍保留了龐克運動的美學,但在態度上較不兇暴激進。
龐克視覺美學
七○年代龐克風潮的流行打扮,主要是由Vivienne Westwood所創造。在龐克運動之前,英美樂壇流行所謂「華麗搖滾」,以男性為主的樂手喜作濃粧艷抺或驚悚嚇人的打扮,龐克族的外貌則把這些效果推到更極致,但看來較為襤褸破爛,不像華麗搖滾貴氣逼人。其特徵包括粗大的軍靴或馬汀大夫鞋,頭髮染成五顏六色,或是用髮膠塑成尖針狀,或是剃去大半邊頭髮,身著撕爛的網狀絲襪、T恤或寫著聳動標語或圖案的T恤,脖掛粗鍊、狗項圈、...等等。無論如何,這是都會龐克的豪華穿法,八○年代以後的龐克族很少採用如此花錢的裝扮,但破爛、自己動作手與反品牌仍是主要的穿著原則。
七○年代初開始出現的影印藝術也是龐克美學的主要特徵。由於講求快速達到傳播的效果,龐克樂迷常以從報紙、雜誌剪來的圖片加以拼貼,搭配打字機或手寫的文字製作刊物或活動傳單,再用影印機大量複製,以極低價錢出售或免費發送。Sex Pistols的專輯《Never Mind the Bollcoks》即是此拼貼美學的代表。即使到了電腦排版已全面平民化的時代,龐克族依舊堅持在出版物中刻意表現出拼貼感。

現代的無政府主義
無論是信奉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長期習於威權政治的華人世界很少有系統地理解無政府主義,一般人對此思想總是感到遙遠而陌生,甚至將其等同於「無秩序」或「混亂」。簡單地說,無政府主義是高度理想主義的政治思想,以「人性本善」為根基,認為人人都可以管好自己,反對任何形式的國家制度、政府和階級劃分,認為威權對個人自主性的迫害是萬惡之首。
二十世紀初,無政府主義曾在歐洲得到短暫的成功,西班牙工團是當時勢力最龐大的無政府主義體制,但旋即因民主主義、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的興起而衰微,並隨著第二次世界大戰而結束。之後的美蘇冷戰,無政府主義更是消聲匿跡。
無政府主義於六○年代在西方悄悄浮起,並藉著七○年代的龐克運動再度對資本主義社會產生力量,影響了學生運動、佔屋運動、綠色和平運動和現在的反全球化運動。當時龐克運動的國歌(如果可以稱作「國歌」的話),就是Sex Pistols樂團的<英國無政府>(Anarchy in the UK)。直至現今的網路社會,有人認為駭客、自由軟體運動 都有無政府主義思想的影子。

延伸閱讀
《席德與南西》(Sid and Nancy)Alex Cox導演
Sid Vicious與Nancy Spungen是七○年代龐克運動中最著名的戀人。Sid Vicious因為他的「龐克態度」受到Malcolm McLaren賞識而被拉拔進Sex Pistols樂團中,但在那時他還不懂得如何彈貝斯。在表演場上, Sid總是帶頭跳下台和挑釁的觀眾幹架,而他的自毁傾向也造成了吸毒神智不清手刃女友Nancy,之後又因海洛英過量而死亡的悲劇。這部電影以這段故事描述了七○年代龐克運動的縮影。

《Punk Diary: 1970-1979》George Gimarc著
這本書從Stooges樂團於一九七○年八月發行的第二專輯開始,作者以樂迷的角度一日接一日地記錄龐克運動的大小事、圖片,其中包括了從當時音樂雜誌拮取來的資料。整本書讀下來,令讀者不禁深深陷入那個熱血的年代。不過這本書採取的是英國觀點,尤其側重在Sex Pistols樂團的種種。

《Notes from Underground: Zines and the Politics of Alternative Culture》Stephen Duncombe著
在網路還不發達的年代,如果你希望以最省錢、最快的方法將你的文字、漫畫作品和思想散播出去,唯一的方法是自己油印或影印和裝訂,搞出一本地下刊物──「誌」(Zine)。這類型的刊物粗糙生猛,同時又充滿著鮮活的生命力。自反文化運動發軔於六○年代以來,誌在百花爭鳴的地下文化中一直是主要的思想傳播工具。本書作者以文化研究學者的角度來討探「誌文化」,書中包括大量圖片。
台客的復仇》濁水溪公社
幾乎沒有人會否認,濁水溪公社是最能夠從台灣的文化脈絡出發,徹底表現龐克無政府主義精神的宗師級樂團。在這張經典專輯中,濁水溪公社以「台客」(除了本來的意義之外,他們自嘲這個詞代表「台灣的龐克」)自居,音樂風格神奇地結合了龐克搖滾、國台語流行歌曲,歌詞全無俚頭卻又似有所指,內頁設計也完全符合龐克式的拼貼藝術。
MAXIMUMROCKNROLL
MAXIMUMROCKNROLL原本是舊金山的電台節目,從一九八二年開始以樂迷誌的形式發行,可說是歷史最悠久的美國龐克搖滾期刊。歷經了二十多年,這份刊物的規模早已不再是地下刊物,但他們堅持採用地下刊物式的黑白印刷和粗糙的紙張,而且工作人員全都是義工。內容除了大量專輯唱片評鑑,也包括美國龐克的政治評論文字。在MAXIMUMROCKNROLL的網站可以下載他們電台節目的MP3。

《我愛周星馳》記者會第一手熱騰騰報導

stephen.jpg剛從《我愛周星馳》新書發表記者會回來。記者會台上有拿到麥克風的人包括何春蕤、胡台麗、李四端、蘇重、...,陣勢嚇人,不明白的人看到這個名單可能會以為是什麼重量級的文化書。不過翻完這本書之後就可以瞭解,《我愛周星馳》的確是近來流行文化類書藉中最有份量的一本。我當然有在記者會門口攤位上騙到一本剛出爐的新書才敢這麼說。
書中除了名人著述之外,我覺得最有看頭的是從網路上蒐羅而來的奇文,就像何春蕤說的,周星馳的電影是相當有生產力的,而網路最能表現這樣的生產力,像台詞被無止境的套用(如「好折凳」、「黯然消魂飯」)連電影的附台詞停格畫面都常被拿來玩。
《我愛周星馳》號稱有兩百多位作者,這樣作者數量正反映了網路文學的接力寫作模式。由於作者人數龐大,行文方法又十分網路(例如書中收錄了的網路拍賣的買賣方問答和網路聊天室對話),可以想像得出來,編輯這類的書必然是十分恐怖的工作。老實說,我覺得這本書會比其他著名「網路作家」發表的書更能清楚呈現「網路文學」的真正面貌。
哦哦...邊寫邊翻,看到第250頁的「星爺服飾店」,我好想要那件「少林古拳法」t恤~~ XD

《上帝的指紋》

記得大約是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有「提早寫作」課,其實就是寫作文,小二生用稀稀落落的幾個剛學到的國字和滿篇注音文寫作,作文簿上方還有個方格可以畫圖。我記得有一回的題目是「我的志願」,這個題目又在之後求學數年重寫好幾次,每回志願都不同,而我小二時立下的第一個志願是作考古學家,那個方格就畫了一個小人在挖恐龍化石。
想來應該是我那時候剛看完《漫畫大王》彩色頁裡的恐龍圖片,被奇形怪狀的恐龍復原圖迷惑而立志從事這種撈不到錢的行業。後來我的志願很快就換成科學家、發明家、電子工程師等等越來越實際的門類。
最近讀到《上帝的指紋 》又讓我想起作一個考古學家的浪漫志願。
這本書的開頭以一份1513年由土耳其海軍司令Piri Reis所繪製的地圖 談起。這份地圖
Piri Reis在地圖加了一段筆記提到,這份地圖並非他親自探勘而繪製出來,而是依據舊地圖重繪,他的參考資料包括西元前四世紀的古老文件。
而且畫出「無冰南極洲」的古地圖不止一份,於是有學者大膽推論,人類文明歷史可能不是一般認為的從西元前四千年開始,或許在一萬多年前至六千年前就有一個高度文明存在。
《上帝的指紋》以此假設,探訪了中美洲的瑪雅文化納茲卡(Nazca)高原上的巨大圖案金字塔 、...等等神秘未解的古文明,並作出如下的推論:在這次的人類文明之前,必定有一個高度發展的文明,這個文明突然消失(或許是「大陸沈沒」這類的),其遺民逃到地球其他地方,同時把部份數學與建築技術帶入如埃及與中美洲這些當時未開化的地區,因而留下許多至今不可解的古文明建築之謎。
最近有篇報導 ,提到美國研究員在地中海發現傳說中「沈没的亞特蘭提斯大陸 」,令人不由得更認真看待《上帝的指紋》中提出的假設。
另外,我在找資料時,發現由法輪功團體的媒體《大紀元》 中藏了可能是中文世界裡最完整的古文明、超自然相關報導。這點也很有趣。
參考閱讀: 神秘的古代地圖

《班雅明作品選》

並不是我有文藝氣息什麼的,《班雅明作品選》 是我在地上揀到,隨便讀讀,然後覺得很有意思。
這本書其實是老婆在看。老婆有個習慣,她看過的、正在看的、剛買了還沒看的、可能要看的、借來的書都會堆在她和我之間的書桌上。一直堆到快塌了的時候,才整堆搬到她和我之間地毯上。她會繼續這樣蓋兩三座書塔在地上,好像要蓋座城牆擋住我似的。一直要到我不小心踢翻,才有理由請她把書收回書架。老實說,前一篇網誌寫的《眾妙之門》也是從她那堆書滑落下來,蓋住我在看的《如何處理加拿大稅務》。
前兩天我又不小打翻她的巴別塔,於是看到這本《班雅明作品選-單行道.柏林童年》。翻翻才發現班雅明真是位了不起的blogger,這本書的文體差不多就是現在的網誌式寫作。整本書大約有一百篇文章,文章字數多半在一千字以下,甚至只有一兩句沒頭沒腦的話,例如:

致男人們

勸說是沒有結果的。

看看註解才知道,在德文裡,「勸說」似乎是雙關語,這句話也可以讀成「有生育能力不見得是會有結果的。」原來堂堂文化批判大師也會講冷笑話。
有幾篇是條列式的,例如:

13號

...
一、書和妓女都可以帶上床。
二、書和妓女都可以把時間搞亂。它(她)支配夜如晝、晝如夜。
三、....

等等此類。
書中夾了一篇阿多諾的解說:

瓦爾特.班雅明的《單行道》,...,不是像人們草率地一翻就認為是那樣的一本格言書,而是一部思維圖像集。...《單行道》中的片斷不是柏拉圖關於地獄或者車子的神話那樣的圖像。它們更像是胡亂塗寫的畫謎,而不是對語言難以表達的事物用譬喻描述的咒語。

譯者李士勛也在譯後記提到他對這本書的看法:

《單行道》含有格言、筆記和雜感等各種形式...。其實這本書很難歸入任何一種文體。

怎麼看都覺得這不就是網誌式文體嗎?看來網誌在文學上的可能性還是有的。
延伸閱讀:
汗謄:筆記:寓言allegory
談《啟迪:本雅明文選》一九九八年以中文出版之意義

眾妙之門的第23頁

無聊但好玩的”網誌串聯小遊戲”:http://bone.twbbs.org.tw/Misc/1082472614.php:找一本離你最近的書,翻到第二十三頁,找到第五個句子(也就是第四個句號和第五個句號之間的句子),把這句打出來與大家分享。
離我最近的一本書是赫胥黎的”《眾妙之門》”:http://www.kingstone.com.tw/BookPage.asp?id=2011430016255&actid=Vertical16&Partner=xxx&owner=hungerleaf&Nid=&Page=&uid=0(好在《如何處理加拿大稅務》離我更遠一點),第二十三頁第五句是:

大部份的人在大部份的時間中都只知道一件東西:從腦部與神經系統的活瓣過濾出來,被狹隘的語言尊為真正真實的東西。

上下文的大意是說:一般人都是透過語言來思考,於是語言就限制了人的思考。只有透過非語言的思考,才能進入另一個層次的心智世界。
基本上,《眾妙之門》這本書是赫胥赫嗑了迷幻藥”「梅司卡林」(Mescalin)”:http://www.erowid.org/chemicals/mescaline/mescaline.shtml的心得。中譯本的《眾妙之門》把他的另一本書《天堂與地獄》併進去,談他以迷幻藥所得到的經驗來欣賞藝術作品的結果。
這種隨意翻書的遊戲很接近我最近的讀書方法。以前讀書都是要從頭讀到尾,否則就是浪費了這本書似的。現在都嘛是只讀想知道的部份,或隨便翻,翻到哪讀到哪,有時候碰巧就給它看一句有趣的句子。
安伯托‧艾柯曾經提過一個小故事:有位訪客參訪他的書房,讚嘆說:「你的書好多啊,都讀過嗎?」艾柯答:「大部份都沒讀過。」客人聽了顯露出不解的眼神,好像是說:原來你這些書是拿來炫的啊。艾柯心想,書是拿來用的,放在書架上的書是為了方便翻查,要是都讀完了還擺在書架上幹嘛?
一般人當然沒艾柯那樣博學強記,書讀完了就可以扔進倉庫。不過「書架上的書是拿來用的」這種想法倒很令我印象深刻。

《正午惡魔》

“Goya”:http://goya.bluecircus.net/譯的”《正午惡魔》”:http://db.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50874已經出版了,我來幫她打書...:D
近年來,雖然我們時常在新聞或朋友口中聽到「憂鬱症」這個字眼,但一般人對憂鬱症的所知甚少,因而產生許多迷思。像「憂鬱症是現代人日子過得太好才有的病」、「患憂鬱症的人很危險」、「憂鬱症根本不是病,只要自己想得開,就不會有憂鬱症」、...等等。
《正午惡魔》的作者安德魯.所羅門(Andrew Solomon)的本科是藝評家,長期研究俄國地下前衛藝術,也曾”來訪台北報導台北雙年展”:http://www.new7.com.tw/weekly/old/497/article050B.html,他自已就是憂鬱症患者。在歷經數次崩潰,並努力探尋解決之道後,所羅門整理出一篇報導,登刊於《紐約客》。沒想到這篇報導引起讀者廣大的迴響,信件如雪片般飛來。於是所羅門決定將這篇報導擴大為一本從醫學、心理、文學、歷史、政治等角度全面關照憂鬱症的書籍。

『我從未寫過一種主題是這麼多人有濤濤不絕的話要說,而且有這麼多人自願對我濤濤不絕地述說。很不可思議,我輕易就累積了大量憂鬱症的材料。到最後,我覺得在憂鬱症研究的領域裡,最缺乏的就是綜合研究。科學、哲學、法律、心理學、文學、藝術、歷史和許多其他的學科,都分別處理過憂鬱症的成因。有這麼多有趣的人身上發生過這麼多有趣的事,說出這麼多有趣的事,並出版成書–在這個國度裡,是一片大混亂。本書的首要目標是與憂鬱症患者站在一起;第二個目標,我曾感到難以達成,就是:條理分明,這個條理要盡量接近經驗主義,而不是胡亂擷取趣聞秘辛所獲得空泛的結論。』
       -《正午惡魔》前言

繼續閱讀 《正午惡魔》

技客文化

華文世界九○年代末才開始談「技客」(geek)這個字眼,所以在網站上能找到的中文解釋大部份是「對電腦有異常熱情的人」。我以前也是這麼以為的。
到了加拿大,聽到北美人的用法才發現這個字在它自己的語言脈絡下有另一種意思。在個人電腦和網路尚未成為人類歷史的大革命前,geek是罵人的髒字眼,類似nerd(書呆子)。用法上,它更像是gay(同性戀)、queer(怪胎)。
同性戀者在80年代群起挺身爭取權力,他們採用的語言策略之一是擁抱原來加諸在他們身上的污名,以之為傲,大方地自稱gay、queer,顛倒這些字在語言系統中的地位。
Geek也是同樣情形。當被稱為geek的少年突然查覺到自己其實擁有改變世界的知識與力量時,他們就不再畏畏縮縮地希望自己是隱形人,開始抬頭挺胸地穿上寫著:「我以技客為傲」(Geek and Proud)的T恤。

繼續閱讀 技客文化

介紹幾份怪咖雜誌

“Hellobeavis 問到”:http://blog.twblog.net/mt-comments.cgi?entry_id=1437#3194有什麼奇怪的雜誌可推薦。下面介紹幾份瑪蒂雅可能不會代理的雜誌:
* Bizzare:全彩,不要被封面火辣女郎騙了,裡頭有一大堆人或動物的屍體、意外現場殘酷照片,專報導怪裡怪氣的事情,有的好笑,有的噁心,壹週刊不算什麼。我是不太敢看的,每次好奇翻過,心情都不太好。要講怪的話,這本夠怪的了。
!http://www.bizarremag.com/redesign/logo4.gif!
* Cannabis Culture:卑詩省大麻黨辦的刊物,全彩,談種大麻、品大麻等等。在溫哥華是書報攤都有得買,要是進到台灣賣,或許要當心警察找上門來...
!http://www.cannabisculture.com/covers/cc50cover.jpg!
* Exclaim:加拿大的獨立音樂電台月刊,報紙型的,免費,從搖滾、重金屬、嘻哈、電音、前衛實驗到爵士與世界音樂,全部都有,水準不錯,可能是加拿大最好的音樂刊物,相信我,對敢於冒險的樂迷來說,這份刊物比NME可好太多了。詳見這篇介紹。國際訂閱一年32美金,物超所值。
!http://exclaim.ca/images/coverart/up-cover1203.jpg!
* Grooves:實驗電子音樂雜誌,黑白訂刷,季刊,有樂團藝人專訪、專輯評介,還有器材與軟體評介。
!http://www.groovesmag.com/images/grooves_011.jpg!
* Giant Robot:亞洲(主要是香港、日本,偶有台灣、中國、東南亞和中東)流行文化雜誌,季刊,動漫畫、玩具、電影、音樂、服裝、藝術等等。
!http://secure.giantrobot.com/graphics/00000010/gr31.gif!

青少年文化式微

英國獨立報的這篇報導The death of dance談到電子舞曲場景式微,證實了我之前的猜測,英國的電子舞曲場景已式微了。這解釋了很多事情,像溫哥華大牌dj場子的票便宜了一半、大牌dj越來越常往東南亞跑、英國舞曲life style雜誌《Ministry》、《Muzik》停刊、越來越多電子舞曲回到十年前的搞法(把已經走紅的流行或搖滾曲作混音,也就是electro)、...。不過,式微的不止電子舞曲場景,搖滾場景也好不到哪去。嘻哈目前是很強,但比起之前的幾個風潮的全面影響力,好像又差得很多。我的看法是:青少年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影響可能已經過了它的高峰。
青少年次文化強力影響主流文化不過是從六○年代嬉皮運動之後開始的事,這並不代表情形會永遠如此。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http://home.kimo.com.tw/ntcn111/NEWS/news_26.htm在”《下一個社會》”: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728中提到:

「除了美國之外,已開發國家的年輕人數目已經急遽減少,十五到十八年內,美國也會始減少。...今天的青少年文化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古人已經指出:流行文化是由成長最快速的年齡層創造的,這個年齡層不會是年輕人。」

這代表什麼呢?或許,時代慢慢改變了,最具文化影響力的年齡層次已經開始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