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beavis 問到”:http://blog.twblog.net/mt-comments.cgi?entry_id=1437#3194有什麼奇怪的雜誌可推薦。下面介紹幾份瑪蒂雅可能不會代理的雜誌:
* Bizzare:全彩,不要被封面火辣女郎騙了,裡頭有一大堆人或動物的屍體、意外現場殘酷照片,專報導怪裡怪氣的事情,有的好笑,有的噁心,壹週刊不算什麼。我是不太敢看的,每次好奇翻過,心情都不太好。要講怪的話,這本夠怪的了。
!http://www.bizarremag.com/redesign/logo4.gif!
* Cannabis Culture:卑詩省大麻黨辦的刊物,全彩,談種大麻、品大麻等等。在溫哥華是書報攤都有得買,要是進到台灣賣,或許要當心警察找上門來...
!http://www.cannabisculture.com/covers/cc50cover.jpg!
* Exclaim:加拿大的獨立音樂電台月刊,報紙型的,免費,從搖滾、重金屬、嘻哈、電音、前衛實驗到爵士與世界音樂,全部都有,水準不錯,可能是加拿大最好的音樂刊物,相信我,對敢於冒險的樂迷來說,這份刊物比NME可好太多了。詳見這篇介紹。國際訂閱一年32美金,物超所值。
!http://exclaim.ca/images/coverart/up-cover1203.jpg!
* Grooves:實驗電子音樂雜誌,黑白訂刷,季刊,有樂團藝人專訪、專輯評介,還有器材與軟體評介。
!http://www.groovesmag.com/images/grooves_011.jpg!
* Giant Robot:亞洲(主要是香港、日本,偶有台灣、中國、東南亞和中東)流行文化雜誌,季刊,動漫畫、玩具、電影、音樂、服裝、藝術等等。
!http://secure.giantrobot.com/graphics/00000010/gr31.gif!
作者:jeph
從Lo Fi說起
Goya寫的《Lo Fi典範》讓我想起一些小事情。在搖滾樂的脈絡裡,lo-fi(低傳真)是90年初曾流行過一陣子的風潮,簡單地說,Lo-Fi的樂團喜歡用最簡單的四軌或八軌錄音機,甚至是一台聽身聽來錄音。樂器上,喜歡用音質粗糙的破音器(distortion)或buzz效果,偶爾還會拿一把五音不全的破木吉他上場。這類風格的樂手追求的是殘缺的美感。就像玩相機的人喜歡Lomo和Holga的特殊影像美學一樣。
Lo-Fi與70年代初龐克搖滾的差別,這篇《噪音時代小夜曲》說得好:
「我們會把lo-fi看作朋克的另一面——並不憤怒,而是幽默和抒情,像噪音時代的小夜曲,否定了聲音的規則,激揚著不拘一格的快樂。lo-fi以小調見長,Pavement的嬉皮精神曾經把它發揮到東倒西歪的境界,...。一般來講,lo-fi作爲音樂形式,是指那些專注于聲音的作爲,是對不和諧的關注,是以不常規的方式抒情,並開發各種奇情異想的美學,...」
雖然瞭解lo-fi的大概意思,但我一直不懂得聽lo-fi,像Pavement、Sebadoh等等,老聽不出個所以然。一部份原因可能是我的音響太爛,hi-fi 還 lo-fi 對我沒什麼差別;另一部份原因是lo-fi風潮捲起之時,我正在當兵,窩在台東某個海岸班哨裡,聽到的音樂差不多都是<吻別>、<傷心車站>這類的歌,聽到我都會唱了(那時候,我恨我居然會唱這種曲子)。等到退伍時,已經搞不清楚搖滾樂壇裡吹的是什麼風。就算弄清楚了,還是很難喜歡當時流行的曲風,除了lo-fi之外,新龐克(如Green Day)、brit-pop(如Radiohead、Blur)、trip-hop(如Portishead)也是那掛網路上認識的朋友都會拿來嚼舌根的名詞。我退伍後聽的還是當兵之前流行的工業金屬、grunge、gothic。總之,這一整串名詞當時都被貼上「另類」的標籤。
好快十年就過去了,這些名詞聽起來都像上個世紀的東西...等等,它們的確是上個世紀的東西。
講了半天,我真正想說的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祝大家新年快樂!
得獎了! 謝謝!
剛剛得到的消息,敝站獲得「2003 癸未部落格隨便獎」的「最佳內容呈現」!
感謝大家的支持,這是我自小學三年級拿到作文比賽第三名後,這輩子第二次得獎(全勤獎不算)。
感言:哇哈哈 *傻笑*
居然又談起網路文學
在”Chiron”:http://chiron.nicetypo.com/的網誌上不小心談到了”「網路文學」”:http://chiron.nicetypo.com/nt/chironchou.nsf/ContentBypermaLink/AC5BD67906FA975348256DFE004195C2。這個字眼在台灣的網路界和文學界都「曾」是熱門的名詞。我要強調「曾」這個副詞,因為「網路文學」已經不紅了。不紅不代表沒人創作網路文學,而是網路界和文學界都不再關心這個名詞。
「網路文學」在一九九○年代末之所以如此”頻繁地被討論”:http://udn.com/SPECIAL_ISSUE/CULTURE/NETLIT/news/main.htm,原因之一當然是當時網路正火紅,人人都在努力思考自己的位置如何和網路扯上關係,而台灣文學界認真看待這個字,我想理由是台灣文學經過八○年代的眾聲喧嘩後,進入九○年代末反而一片死氣沈沈,適時闖入的網路文學帶給台灣文壇新希望,目光全轉向網路,經常在網路上發表文學創作的”紀大偉”:http://www.myfreshnet.com/BIG5/literature/li_expert/tchi/index.asp、”陳豐偉”:http://www.ptl.edu.tw/publish/bookboom/006/60.htm接連得到兩大報文學獎,可見當時網路文學受各方寵愛的程度。
反過來解釋也說得通,現在這個字又被打入冷宮,或許是因為二十一世紀以後,一方面網路股崩盤回歸基本面,另一方面台灣文學繼續沒起色,「網路」加「文學」顯然是雙重觸霉頭。
回頭看網路文學,若梳理一下當年的爭議,這個字主要指涉:一,在網路上搞文學;二、與網路有關的文學。在前者的脈絡裡,「網路文學」的意義和「廁所文學」差不多,不管你寫什麼神仙老虎狗,只要在網路上搞,都叫網路文學。在後者的脈絡裡,文學的嚴肅目的還是高於網路的性質。
我想講的是,如果要認真看待「網路文學」,我會這麼解讀:網路作為一種媒體,自然會有這種媒體的自由度與限制;自由度與限制相互拉扯的結果,就形成了以這種媒體為載體的文字特色。
單就文學本身來說,我認為文學有它自己的目的,網路不見能給文學帶來多少革命,頂多就是創造一個新文類。像blog這種東西,或許有助於全民寫作,但對文學本身倒是另外一回事。Goya在”《網誌經又來了》”: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1136.html提到著名科幻小說家William Gibson的例子:
小說家William Gibson就深覺blog書寫與創作之間仍是兩回事情,他在進行新小說書寫前,公開宣佈關閉他的blog,他說這樣才有辦法回到他的創作思緒和世界去。或許因為創作特性不同,所會面臨的問題也不同,而不單只是blog特性的問題。
William Gibson是”創造「電馭空間」(Cyberspace,或譯作虛擬空間)一詞”:http://blog.twblog.net/aitnog/archives/000038.html的作家,連他都有此感慨,我想是相當有代表性的。
管理夜店的兩種態度
最新一期”《破報》”:http://www.pots.com.tw/的報導”「2ND FLOOR、TeXound兩大電音舞吧歇業」”:http://www.twblog.net/archives/000940.html 提到台北兩間主要的電音舞廳因為樹大招風遭警方施壓而被迫停業。其中2F的負責人談到:
「Alan強調,2F領有牌照,牌照既是政府核發,表示國家願意收店方納的稅;既如此,國家就有責任保護店方權益。『2F付高額娛樂稅,引入國際programme,致力推廣電音文化。我們自己就能做起來,不必靠黑道或藥物。』2F還是唯一與藥物管 制局合作,主動按月發藥物教育文宣給客人的舞吧,店方更會主動報案請警察前來,取締藥頭或幫派,此舉自使2F在警局案底累累,到頭來竟因此惹上麻煩。 Alan質疑,『相對於其它打死不報案的非法舞場,肯和警方合作的反而被政府搞,這不是很諷刺嗎?』」
這表示台灣政府對夜生活場所的管理仍然是採取道德管制,連警方也得不顧執法原則,好曲就主事者(含立法委員與媒體)的道德標準。
剛好最近溫哥華有一則關於夜生活場所管理的新聞”<Bar owners balk at tab for policing>”:http://www.canada.com/vancouver/theprovince/story.asp?id=65AE5D1D-D615-4BE6-9D2B-AD3969CFC7D2,可以和《破報》的報導作一對比。
青少年文化式微
英國獨立報的這篇報導The death of dance談到電子舞曲場景式微,證實了我之前的猜測,英國的電子舞曲場景已式微了。這解釋了很多事情,像溫哥華大牌dj場子的票便宜了一半、大牌dj越來越常往東南亞跑、英國舞曲life style雜誌《Ministry》、《Muzik》停刊、越來越多電子舞曲回到十年前的搞法(把已經走紅的流行或搖滾曲作混音,也就是electro)、...。不過,式微的不止電子舞曲場景,搖滾場景也好不到哪去。嘻哈目前是很強,但比起之前的幾個風潮的全面影響力,好像又差得很多。我的看法是:青少年次文化對主流文化的影響可能已經過了它的高峰。
青少年次文化強力影響主流文化不過是從六○年代嬉皮運動之後開始的事,這並不代表情形會永遠如此。管理大師”彼得.杜拉克(Peter F. Drucker)”:http://home.kimo.com.tw/ntcn111/NEWS/news_26.htm在”《下一個社會》”: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203728中提到:
「除了美國之外,已開發國家的年輕人數目已經急遽減少,十五到十八年內,美國也會始減少。...今天的青少年文化不會永遠持續下去,古人已經指出:流行文化是由成長最快速的年齡層創造的,這個年齡層不會是年輕人。」
這代表什麼呢?或許,時代慢慢改變了,最具文化影響力的年齡層次已經開始拉高。
秘密基地網路電台
“秘密基地網路電台”:http://prolegion1.twweb.biz/front/bin/home.phtml (”Real player”:http://www.real.com/realplayer.html?pp=home&src=010604realhome_1_3_2_1_1_1格式)目前在試播,我負責台灣時間週一及週三凌晨2點到6點的部份。打算給它放些非原音的東西,可能會是被歸成電子(含舞曲)、後搖滾、夢幻(dream pop)、前衛搖滾...等等的音樂,若心血來潮,什麼都會放。在正式開播前,我只要有空就會每天去放一放。試播期間隨便點,麥克風若接得通,或許會講點什麼話,如有吐槌情事均在預期之內,半夜睡不著的話,歡迎來聽聽。
2004年跨年舞會
除夕這天早上下起大雨雪,我開始為晚上要參加的跨年舞會擔心。根據往年經驗,跨年舞會大家通常都要搶在12點之前進場倒數,一個沒完沒了的隊得排上一個多小時,站在雨雪裡等一個小時可不是好玩的。好在雨雪到了晚上稍微減弱。
十點十五分到達萬國廣場門口排隊,發現門口外的廣場還舉行了一場溫哥華各私立學院合辦的華人學生跨年晚會,我們抵達時,正好輪一組華人搖滾樂團上場。離開台灣後,我很久沒聽到華語搖滾的現場表演了,想不到再度聽到居然是在進舞場的隊伍中。聽不出這支團唱的是自己的歌還是翻唱,總之都是很痛苦的那種,不太暢快,而且現場的PA很差,聲音糊成一坨,感覺似乎與跨年的歡樂氣氛不太搭。唯一比較有趣的是他們下場前唱了一首北京”「唐朝」樂隊”:http://61.166.25.129:89/gate/big5/www.hongtatimes.com.cn/htsb649/fj/03.htm版本的《國際歌》:「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inter~nation~al~就一~定要~現實!」此情此景,突然冒出這首社會主義的國歌,有點時空錯亂的荒謬感。
Vice雜誌
Stan在迴響中提到”Vice雜誌”:http://www.viceland.com/index_us.php,這份刊物我蒐了不少。套一位溫哥華朋友的話:「這是全加拿大最酷的雜誌。」簡單地說,Vice集所有惡趣味於一身,什麼狗皮倒灶的內容都會出現。這份亂七八糟的雜誌,居然還是精美的全彩印刷而且放在店家供免費索取的刊物。能玩到這種地步,多少要拜近幾年街頭風格大流行之賜。
根據”Vice網站上的說法”:http://www.viceland.com/global/htdocs/about.php,這份刊物於1994年由幾個蒙特婁的吸毒者為了騙社會福利的工作補助金而成立,最早只是談談龐克樂團和暴力事件的十六頁簡訊,如今除了這份百來頁的全彩雜誌,還開設了唱片行、服飾店與英國和澳洲分部,總部則從蒙特婁搬到美國紐約。
至於雜誌的內容結構,就是一般的lifestyle式的雜誌,談些樂團、電影、電玩、藥物、時尚、攝影、書籍評介、唱片評介等等,不過它採取的觀點是很「街頭」式的,扣去廣告不算(雖然廣告佔了一半的篇幅)整份雜誌的人物幾乎都是醜陋的男女,不少照片的品質業餘到不行,什麼紅眼、偏白、畫面凌亂的毛病全都有,但卻又流露出一種迫到眼前的真實,是的,我們有一部份的生活就是這麼醜。它的時尚部份,每期都有不同的搞怪主題,有一期是毒品走私者的服裝(拍立得照片中的男女模特兒像警察檔案照片一樣,掀裙坦腹露出毒品的隱匿處),或是小店”順手牽羊者的服飾”:http://www.viceland.com/issues/v8n7/htdocs/fashion1.php;最近一期的時尚是”天體營裡的時尚”:http://www.viceland.com/issues/v10n11/htdocs/fashion1.php(身上的服飾就只剩項鍊、帽子、太陽眼鏡和鞋子啦)。這種攝影手法和風格幾乎可說是自成一派,Vice曾出過一期特刊,全是這類的照片。
由於是免費的刊物,所以你不會在誠品進口雜誌架上找到Vice,這份刊物上有註明,他們不歡迎訂閱,因為還要多花郵資,但如果”你想訂”:http://store.yahoo.com/viceland/subscriptions.html,也是可以的,國際訂閱一年七十塊美金。
即將參加的跨年舞會
今年溫哥華最大的跨年舞會”NEW YEAR’S EVE 2004″:http://www.twisted.ca/upcoming_popUP/Twisted2004.html照例將在”萬國廣場(Plaza of Nations)”:http://www.plazaofnations.com/舉行,照例由”Twisted”:http://www.twisted.ca主辦。這場活動往年都有近五千人,DJ陣容方面,精於刮唱片的turntablism DJ似乎是今年主題,不但請來兩位”DMC Champion”:http://www.dmcworld.com/(國際DJ大賽)的冠軍,連掛頭牌的”DJ Swamp”:http://www.djswamp.com都是以刮唱片出名。萬國廣場辦舞會多半有三個舞台:大廳以trance、hard house為主,小廳以breakbeat、drum and bass為主,劇院廳以house為主,今年主舞台的頭牌由Breakbeat DJ擔綱倒是很少見,”網路上引起不小的爭議”:http://www.fnk.ca/board/showthread.php?s=401964599605f2400fce3c883d019fd0&threadid=38668&perpage=25&pagenumber=1,後來主辦單位再三保證DJ Swamp絕對令人滿意,連溫哥華瑞舞界大老Azim都跳出來解釋,才勉強平息爭吵。到底這個Swamp的演出有多厲害?到時再看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