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性的新聞節目

Goya在《”網誌經又來了”: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1136.html》提到強迫性的媒體,如廣告看板,它要儘可能佔據大眾的視線,達到最大的宣傳功能。我覺得,在台灣,新聞和衍生的談話節目是另一種強迫性的媒體內容,它幾乎無所不在,訊息有如排山倒海襲人而來,想躲都躲不過。想要「”關機救電視”:http://twmedia.org/archives/000338.html」不是那麼容易的事:在自助餐廳、夜市小攤、在醫院候診室、在購物中心戶外廣場、…,電視總是停在二十四小時的新聞頻道。在公車上、在計程車上,甚至是公寓大廳,總是在播放新聞廣播。在此情形下,同事、朋友之間的聊天也很難不帶到幾句新聞。我覺得,是不是在一種集體資訊焦慮的情形下,活在像台北這樣的城市,我們隨時需要有東西來填補零碎時間的空檔,如果不能好好定下來看/聽一個長半小時以上的節目,那麼,隨時可跟上,隨時可停止,每段落不到三分鐘的新聞台就是最佳選擇了。在台灣,奇觀化新聞似乎已經從訊息內容變成了娛樂形式。

大麻種子巧克力

hempchoco.jpg
溫哥華大概是除了阿姆斯特丹之外最著名的「大麻城市」吧?到溫哥華來,要是不想碰被許多國家稱為「毒品」的東西,倒是可以嚐嚐看「大麻種子巧克力」。「大麻種子巧克力」好買也不好買,我沒在別的地方看過,但就在溫哥華國際機場的出境廳,你可以在進海關之前的一家紀念品店(右手邊第一間,裡頭還賣珍珠奶茶)看到這個作成豪豬的巧克力「Hemp Hogs」,裡面夾了大麻種子,其中不含任何迷幻成份,可以放心吃。不必大驚小怪,事實上,大麻種子是很好的熱量來源,常被拿來當成鳥飼料,據說中國西南方的少數民族把大麻種子當成瓜子來嗑(他們甚至不知道大麻花葉是可以「呼」的)。
但是要把這個東西帶回台灣,可能還是要當心被找麻煩。前陣子台灣發生西門町販售大麻香的事件,這東西只是有香味而已,啥迷幻作用都沒有,可能連新聞中說的「紓解一些什麼壓力,精神啦」的作用也未必,但還是被視為「毒品」。

快閃式網路學運

Karlmax提到採用「快閃族」概念的學運方法,讓我想到韓國的「網路學運」(暫且這麼稱呼)。很少聽過台灣的朋友提到這方面的事情,我是從韓國的朋友那知道的,他說現在韓國學生運動不見得會上街頭,他們更喜歡採取的方式是相約在某一時刻以人海戰術灌爆特定目標網站的留言板或信箱,有時甚至會搞到對方當站,逼迫當局正視抗議的聲音。這種搞法要有效果,前提是民眾與政府的網路使用率都夠發達,韓國在這方面的腳步比台灣快一點。台灣學運是不是也開始要朝這方面走了?

回到蕭瑟溫哥華

昨天從台灣(熱鬧的地獄)回到溫哥華(無聊的天堂)。剛習慣台灣的紛擾,一到溫哥華感覺這裡好像死城似的。
本次戰利品如下:
.一堆書
.鍵盤與滑鼠手腕矽膠護墊
.52倍速燒錄機-燦坤站前店搶來的,才999元,用來取代原來的四倍速機
.USB與1394混合式外接盒-用來裝燒錄機,二千出頭
.無線網卡和AP各一只
回來馬上要作的事:
.修車
.架無線網路
.換系統(我的98系統已經爛了)

佛學與布希亞

日前隨意翻閱丟在公用洗衣房的佛教善書,讀到大乘義章的這句:

凡夫迷實之心,起諸法相,執相施名,依名取相,所取不實,故日妄想

而布希亞的「超級真實」理論是這麼說的

布希亞指出影像意義的游離性與疏離性(alienation)為「擬像」的現象,擬像的形成及演變有四個階段:  
第一層:它是某個壯麗真實的投影。
第二層:它遮蓋了壯麗的真實,並異質它的本體。
第三層;它讓這個壯麗的真實化爲烏有。
第四層;它和所謂的真實全然失去關係,它是自身最純粹的擬仿物。

二者相似得讓人嚇一跳,差別在於,布希亞說法中終究有個如假包換的「真實」,佛教則認為一切皆幻象。

或許也算culture shock

離上次回台灣不過十個月的光景,台灣某些小小的變化還是很令我驚訝,像說:
一、 電視新聞真恐怖:住在台灣的朋友可能罵都懶得罵了。有些台的女記者聲調尖細緊張像被性騷擾一樣,這種聲調以前大多出現在綜藝節目整人單元裡的旁白,現在記者也學去了。用這樣的聲調問些:“你害不害怕”,”傷不傷心”之類的問題,的確會讓人又害怕又傷心。新聞裡還有電腦人偶模擬現場,電腦人偶畫得像布袋戲似的。這也算了,前幾天還看到新聞裡像“台灣社會檔案”一樣找人表演模擬現場(像環保人員在pub遭酒客毆打之類的),還搖晃鏡頭,這也算新聞?根本是綜藝嘛!
二、電腦設備真便宜:真快瘋了,先不提硬碟主機板什麼的,印表機和燒錄器都不到二千,無線網路設備也跌價。倒是我想買一個usb或1394外接盒來裝燒錄器,結果盒子居然比燒錄器貴。想也知道外接盒和燒錄器哪一個比較“高科技”。原來現在“高科技”不值錢啊。
三、電腦設備真有創意:我回台中時,買了一本PCDIY雜誌在車上解悶,裡頭廣告的商品好炫,像姆指碟可以結合mp3 player、錄音筆、原子筆,甚至是web cam。電腦機殼都長得像星際大戰、關鍵報告之類的片子偷出來的道具,機殼前方還有液晶螢幕顯示cpu溫度和電風扇轉速(雖然我不知道這種功能有什用,但真的很炫)。
Ps: 然後在統聯客運上,座位左右兩排的上頭的電視放的是不一樣的片子,聲音可以從椅把上挑選,喇叭就在座椅兩側。電影都是DVD畫質,而且是限級制動作片,像”偷拐搶騙”這類,好看是好看(蓋李奇的片子我都很喜歡),但是,呃...若是抱小孩上車的人,還是想辦法把小孩哄睡吧。

車禍處理流水帳

今早開車送老婆去牙科拔智齒,拔的過程順利,沒有傳說中鬼哭神號的景象。回家時在路上發生車禍。
事情是這樣,快上Granville橋的這段路因為沒有十字路口,通常車速都很快,有個搞不清楚狀況的行人居然站在安全島想過馬路,又有一台搞不清楚狀況的車太過客氣,突然停下來讓行人,然後在這輛車後頭的車也緊急剎車,再後來的我也剎車,只差一點點就撞上了。才剛剛鬆一口氣...「碰!」地後面的車又撞上來了。事情就是這樣。
接下來就是兩方的車開到一旁,對方下車來道歉。他的車似乎只有保險槓凹進去一點,我的車後行李箱蓋蹺起來,保險槓撞出兩個大圓洞,對方的車牌號碼還「印」在上頭。誰的責任似乎很明顯,兩邊交換保險號碼就沮喪又禮貌地各自帶開。
第一次碰過這種事,一時不知如何處理。老天,我們明天就要上飛機回台灣了...。打電話問朋友,她說無論如何,先打電話給卑詩省公營的保險公司ICBC約時間作索賠(claim)。若裁決是對方責任,我們不必負擔任何修理費。
打了電話,對方問了車禍狀況,要我們明天去claim。我們不可能等到明天,老婆爭取到今天下午就claim。
ICBC的claim center像一個大型修車廠。停好車,工作人員來檢查車狀,說要花半個多小時,請我們到休息室等候。休息室佈置得挺舒服,有沙發、電視、和免費咖啡。
工作人員的檢查動作是要確定與車禍有關的損害和理賠金額。最後估出來的金額要近四千加幣(近台幣十萬)。如果是我們的負任,自付額是一千加幣,若是對方的負任,則全數由對方負責。負責的一方明年保費就會漲更高。
不過ICBC還沒得到另一方的claim,要等到兩方都claim,並裁決出最後結果,可能要等一個月。也就是說,若我們馬上就拿著ICBC開的驗傷單去修車的話,修車費還得先自付。我們買了機票就快沒錢了...T_T
還好要回台灣,一個月後再說了。

傑克的故事(四)

寫了前幾篇《傑克的故事》之後,想到半年沒和他聯絡了,於是打電話問他的近況,得知他開始固定於週三和週六在一家診所的辦公室為人治病。跟他約了時間在昨天到該地拜訪他。
(要事先強調:我寫傑克的故事不是要傳教,不是要讀者相信什麼或不相信什麼,請特別注意。
那是一間台灣人開設的牙醫診所,位於溫哥華41街與Cambie街交接口的「現代牙醫」,有好幾間診療室和七八位醫生主持的大診所。到的時候,他正忙著接待幾位客人,我們只好在等待室翻雜誌看報紙。等候室裡有放幾本基督教的雜誌《宇宙光》,我猜大概醫生是基督徒,所以才有此因緣願意免費出借場地給他看病人,在此之前,他都是直接到病人家中或醫院病房中診治。

繼續閱讀 傑克的故事(四)

傑克的故事(三)

奇特的經驗
傑克還談到其他難以解釋的經驗。醫療經驗多了,他發現右手的能量是來自上帝,而左手的能量則來歷不明,似乎是從別的人身上吸取能量再放出來。他曾經因為要治的病人太多,為了趕時間,於是以雙手同時為兩人治療,結果四周人都開始面露疲態,能場變差,好像是能量被吸走了。所以他很少使用左手為人治療。

繼續閱讀 傑克的故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