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經BP社

日經BP社是日本NikkeiBP集團的中文版網站. 我覺得他們的IT新聞寫得有內容又有觀點, 比台灣的資訊雜誌或某些標榜數位觀察的專欄好看. 至少比PChome集團好.
像這篇 博客紅遍美國,魅力究竟何在? 就很簡明扼要又精彩. 文中介紹了MT在網誌發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我原來都不懂別人用MT架的網誌上”trackback”或”引用”是幹嘛用的. 讀完這篇就懂了. 看起來這位日本記者自己也是網誌愛用者.
另外這篇家庭伺服器能否改變因特網的未來?也是很有趣的科技前瞻. 我最近也在想家庭裝伺服器能幹什麼用的問題. 文中提到臨界點普及率這個非常有趣的概念, 大意是說, 只要某種科技產品的普及率到達某一些地步, 就會產生突破性進展的應用方式.

這太神奇了

話說今天在試驗給 MT加Plungin. 找到 MT Plugins綜合網站隨便下載了一個叫 MTTextile 的東西來裝. 後來發現這個plugin的作者不知怎麼, 居然循線過來, 留了個迴響作技術指導, 嚇了我一跳. 這真是太神奇了….
Brad Choate在測試網誌留的技術指導如下:
If you’re using the MT-Textile 2.0 beta release, try putting brackets (like this: [*text*] ) around the markers to force their application. Normally markers like *, _, etc., need to have whitespace before the opening and after the closing (or follwed with punctuation) to be recognized.

又玩了一下午

雖然速度慢, 今天還是玩了一會mt.弄出一個 測誌網誌 .連這裡速度還算可以, 因為都是html. 要是login寫筆記或改模板使用到cgi, 就會慢得一塌胡塗. 麻煩有興趣的人來測試一下: 連到這 , 測試帳號如下
username: test
password: test
不知道為什為是英文控制畫面, 用另一個帳號login就又變成中文畫面.
先暫時玩到這樣告個段落….. 不知道為什麼, 理論上PII的機器應該不會這麼慢. 這種速度真教人沒胃口, 會讓我打消每天記網誌的念頭. 要用網誌記東西, 速度, 方便和直覺似乎滿重要的. 一個不對, 就讓人覺得”為什麼要給自己找麻煩?” 像明日報最麻煩的地方是貼上去的文章就不能修改, 除非刪掉重貼, 這真的像是投稿出去的”文章”, 而不像筆記.

裝MT之後

我得承認, 從來沒用過 Linux 卻要用 Linux為平台裝MT實在是蠢事一樁. 在Linux裝軟體, 照別人的路走似乎不會比較順逐. Linux版本太多了, 安裝步驟根本不會一模一樣. 第一次把MT裝上後, 缺這個少那個, 頻頻403 error. 別人安裝說明裡該出來的, 我電腦全沒出來. 心灰意冷, 只好回頭找windows. 不料windows 2000也不願屈就這台舊機器, 連續兩次都裝了一半就死當. 於是再回頭裝Linux. 這回是一步步來, 先摸清Linux的目錄結構,再確定裝下去的web sever能動, 之後再裝mysql, 搞定msysql了再研究MT的組態檔. 折騰了一天, 我在心態上已經不是要裝一個好玩的東西, 而是就在”玩”之中. 這種”玩”很像打”暗黑破壞神”之類RPG電玩的心情, 你就是會想一關一關闖, 要把魔王打敗, 看最後會怎麼.
理論上, 裝MT應該會比打暗黑破壞神好, 因為把diablo打死, 也就玩完了, 頂多換個角色再來一次, 但MT裝好不是可以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了嗎? 現實是, 我這台舊電腦裝了Linux 9.0, 跑起MT來有九十歲老先生的架勢. 我連在本機上等它主頁出來就快急死了. 事實上, 安裝過程中有一大半時間就是等它”咕嚕咕嚕”存取虛擬記憶體, 啊是啊, 我最後才突然想起它只有64M的記憶體. MT是裝好了, 但一點成就感都沒有…./_\
算了, 還是等typepad出來好了.
goya提到 奧修的禪卡, 想想還滿準的. 因為我胸無大志, 沒什麼好問卦的, 就隨便問個裝MT結果會如何. 我記得其中三張依序分別是: 愚人, 空無, 閃電.

突發一想

自己的機器跑不動MT,有點不甘心, 想到另一個解決方案, 就是租個可以跑mysql和cgi 的虛擬主機來裝MT. 現在的虛擬主機價錢不貴. 像這家 9tT.net, 價目表上, 可以跑mysql的虛擬主機最低價格是每年四千, 還可以有五個子網域名稱. upsaid的付費會員一年也要近九百塊台幣. 如果可以找到五個人以上來攤虛擬主機的租金四千塊, 就比在upsaid划算了. 而且虛擬主機能玩的還不止網誌, 上述那家公司還提供影音streaming的功能.
嗯, 先這麼考慮, 再看看.

裝MT之前

乘老婆出差來裝MT, 挑這在時候是因為她完全無法忍受房間桌上到處是像一堆堆義大利麵的電線纏來繞去. 沒辦法, 我現在是兩台電腦共用一個螢幕, 三年前從台灣帶來的手動螢幕切換器終於派上用場, 兩台電腦各有各個鍵盤滑鼠. 於是書桌上就像打翻了一盤的麵.
大概是同時管理兩三台電腦的人越來越多, 現在市面早就出現了各式鍵盤滑鼠螢幕的切換器, 台灣只要七八百就有, 溫哥華要台幣二千才買得. 所以只能將就一下, 年底回台灣再帶一個上來.(再抱怨一下, 溫哥華的香煙漲到一包台幣二百塊了! ) 為了新鮮好玩,加上想試試暫時擺脫比爾蓋茲的感覺, 用來當網路伺服器的舊電腦灌的是Mandrake Linux, 這家的Linux白癡都會裝.
感謝 banana的麻瓜筆記指導我這個麻瓜 (連”麻瓜”是什麼意思都不知道的麻瓜, 鐵定是個徹底的麻瓜). 這下好了, Mandrake Linux很好裝, 但後頭還有 Apache, Mysql要搞定….
報告完早畢, 上工.

懷念的小教授二號


這就是令人懷念的小教授二號 , 我眼淚要掉下來了…:~~
注意看它主機的鍵盤, 左上角是一個”reset” 鍵, 不知道為什麼要設計在那個位置, 很容易按到, 按下去的效果等同於PC的三指神功(ctrl+alt+del). 我當年最恨那個鍵, 一不小心按到, 整天努力keyin程式的成果全付諸流水….
(以上圖片感謝 DJ Daryl 熱情提供)

想我電腦和兄弟們

亂逛找到 這個人的自傳(有難聽的背景音樂, 注意), 不是名人, 不過他的電子工程師心路歷程倒是頗具代表性. 那個年頭玩電子的人都是從小就開始拿焊槍作”七石電晶體收音機”(指的是用七顆電晶體, 疑為日本式用語), 大點了就組音響, 再有錢點玩無線電, 當到火腿族差不多就是電子玩家的極致了.
我開始摸電子是小時候訂閱了一份<少年科學>, 裡面教小朋友用簡單的電子零件做明滅器, 警報器之類的小東西. 幾個電阻, 電容, 電晶體湊出一個買不到的玩具. 運作原理是啥, 當然看不懂. 到了國中, 蘋果二號開始流行, 不過我傻愣愣的, 居然覺得要支持正版國貨, 跟老爸又哭又鬧, 我爸拗不過, 終於買了宏碁做的小教授二號. 這台電腦得來不易, 回想當時的家境, 老爸恐怕心在淌血(願老爸在天之靈原諒我的不懂事).
小教授二號像一本書那麼大的. 缺點是鍵盤很小, 很難keyin,(宏碁後來另外賣一個外接鍵盤, 這可以說是XPC的始祖嗎?) , 而且與蘋果二號不相容, 我照雜誌或書的程式key進電腦卻常常跑不動. 更別說外頭賣的電玩程式了, 全是蘋果二號的天下, 小教授的程式只有少數代理商在賣. (順帶一提, 當時的電動程式是在錄音帶裡, 要用一台錄音機接上電腦來載入) 為了想打電動, 在軍校唸書的老哥用薪水買了蘋果二號和一台螢幕. 後來還添購了軟碟機和音效卡, 我覺得已經夠豪華了. 當時玩蘋果, 大家都要讀施威銘寫的<Apple ][ 徹底研究>, 共有三冊的樣子. 我想是賣得不錯, 施威銘的電腦書藉事業就從這起家.
高中某年暑假, 老哥又用軍校的薪水跟我上台中電子街買了音響DIY零件回來組成一個擴大器. 想起來老哥對我們兩個弟弟還真是不錯. 事實上, 我的第三台電腦也是他和我姐合買的, 是倫飛出的二八六電腦. 當時還沒有自組電腦的風氣, 大家都用IBM的 Clone PC.
後來進了大學, 我沒有自己的電腦, 都是用同學的. 不過因為我程式學得早, 電腦程式作業都能輕鬆解決, 同學樂於借電腦給我寫程式, 然後給他們抄. 中間有段時間, 家裡讀工專的弟弟換用艾鉅出的電腦, 倫飛給我搬到台北來用. 後來這台下場為何我已經忘了, 八成是掛掉了.
退伍以後, 弟弟插班進逢甲大學, 在學校迷上Mac, 那台艾鉅三八六就給我撿去新竹用. 這時候已是windows 95的時代, 這台跑 windows 95十分吃力, 所以我還是用windows 3.1, 反正只用來上網路和幫女朋友打論文, 偶爾用MIDI接上二手的Korg O1W玩電腦音樂(不過沒玩出什麼名堂, 後來又轉手賣掉, 換了台當時一台一萬多的光碟燒錄器). 而在公司裡用的是跑dos的三八六.
進了研究所, 用的是Pentium I(當時習慣稱五八六)組裝電腦. 這時候學電子資訊的學生開始流行自組電腦, 拿焊槍組DIY音響的淪為少數. 火腿族也是上個世代的玩意兒了, 大家要玩網路.
那台PI現在還放在台灣家中, 回台灣時用來上網路接信, 沒任何問題. 老哥不想幹軍人, 退伍後, 我看他自己組的電腦起碼有三四台, 組那麼多電腦幹嘛, 我也不知道. 總之這年頭玩PC 便宜得不像話.
現在CPU 的速度已經到3Ghz了!! 跑這麼快作什麼? 而我現在用的是2000年買的組裝PC, 心臟是AMD Athlon 700Mhz. 除了有時候跑Reason, Furityloops加一堆VST插件會喘大氣之外, 一般使用還沒升級的必要.
本來想在網路上找張小教授二號的照片, 完全找不到. 高雄的 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沒有典藏, 連宏碁自己的網站都沒提. 哎, 小教授是第一台台灣自行研發的PC咧, 大家就要這麼遺忘了嗎?
關於歷史, 我發現談CPU歷史的中文網站, 寫的幾乎全是Intel, 像這篇. 沒人提Z80 , 6502 這兩顆當年也在PC扮演重要角色的CPU, 而且現在美國仍有一群老玩家. Mac 家族用CPU也沒人提…所謂正史就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吧.

something real

大約是從十年前的”癟四與大頭蛋”, “辛普森家庭”開始, 電視卡通就開始不是溫馨感人勵志向上那套, 而是要給你殘酷, 血淋淋的真實. 這些卡通要說的不外乎是”別傻了, 不要那麼天真”, 然後以不在乎, 痞氣的態度看待世事. 現在我在晚上睡前看卡通頻道, 幾乎全是這類的卡通, 朋友相互殘酷地捉弄, 或是英雄根本是群白癡.
在其他娛樂中也存在這種現象, <猜火車>, <黑色追緝令>, …還有北野武, 蓋李奇的片子. 語言直接, 無所不罵的hip hop樂盤據美國排行榜. <台灣霹靂火>大流行也是同樣道理. 所以侯孝賢試圖探討新世代的<千禧曼波>是部失敗之作. 太蒼白了, 起碼得加進更多搞笑, 血淋淋和不在乎才對味.
Happy Tree Friends 這系列網路卡通裡也可以看到這種情境. 人物都十分可愛, 按下play, 等你才剛剛覺得”真可愛啊”的時候, 就開始狗血四濺, 斷頭斷腳. hip hop 文化裡喜歡強調 “the real things”, 或說是”the real shit”. 我不覺得喜歡這種類娛樂就代表個性殘酷. 看完這類卡通的年輕人不見得會拿刀砍人取樂. 絕大多數人都分得清楚那些死亡是媒體裡頭的, 是假的. 有趣的是, 這種節目之所以受歡迎, 不就是因為它是”血淋淋的人生真實”, 是”real shit”? 這種卡通, 電影, 音樂的要講的”人生殘酷的真實”, 與以前卡通, 電影, 音樂要講的”世界到處都有愛”, “邪不勝正”一樣, 都是對人生的錯覺. 或許其中不同的只是, 我們活在二十一世紀的人越來越習慣被”痛”所娛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