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電腦的命運

昨天睡前一時好玩, 下載了藝立協提供的windows MT 安裝程式, 裝在我目前這台win98的系統(硬體是PIII同級的AMD Athlon). 安裝過程順利得不像話. 裝完的時候, 還裝懷疑它是不是真的安裝完畢. 執行起來也順利得很, 貼一篇筆記大約十秒, 這是起碼對勁的速度.
但是不放心用win98的系統當伺服器, 尤其是我這台電腦, 所有的東西都在裡頭, 要是中鏢了我就準備去跳樓. 閒置的老電腦當伺服器又叫人很痛苦, 這可怎麼辦? 再買台電腦裝linux? 其實是可以考慮的. 如果PIII同級的電腦就足作簡單的家庭伺服器, ebay.ca 上頭 , PIII 500MHz的主機只要一百至兩百加幣就買得到了. 或者年底回台灣, 找老哥討一台他不用的PIII主機帶回來. 再要不然, 用升級策略, 目前等級最低,價錢最賤的主機板+cpu+128M 也只要兩百加幣左右, 可是已經比我手下在用的這台強上一倍有餘. 價錢這麼好, 叫人不想換電腦也難. 至於老電腦舊零件呢, 留之無用, 棄之可惜. 該怎麼辦?
湊巧, 昨晚睡前看到電視報導, 北美洲製造出來的大量高科技垃圾(主要是螢幕和電腦主機), 都是被第三世界國家收去處理. 偏偏這些國家技術不夠或不在乎, 根本是亂來, 畫面上的處理場在四川還雲南, 工人燒電線不說, 洗電路板的強酸就直接往河邊倒. 環保人士拿了試紙測岸邊河水, 結果酸鹼值是 0 !!!!
這篇文章Canada and Toxic Waste Export 約略提到了加拿大的科技垃圾出口所造成的危害. 這篇Exporting Harm: The Canadian Story 更仔細報導了中國處理這些垃圾的嚴重後果. 今年三月的Wired上也有報導Canada Wrestles With E-Waste Fix , 是關於加拿大的環保團體Electronics Product Stewardship Canada 關心廢棄電腦輸出的問題, 要求加拿大政府加強處理和再利用這類垃圾和的能力. 根據一份調查, 加拿大一九九九年就製造出三萬四千噸資訊科技垃圾, 估計二00五年會成長一倍, 達六萬七千噸.
這樣想起來, 我們這麼快速淘汰電腦還真是造孽…. 能用還是將就用吧…

玩音響

這也是乘老婆不在家幹的事. 我的音效卡有光纖輸出端子, 客廳的擴大器有光纖輸入端子. 兩機如牛郎織女遙遙相望, 從未結過良緣.
今天把客廳的擴大器和喇叭都搬到小書房, 用光纖串在一塊兒, 結果當然是聽得非常過癮. 我電腦用的是 JS 做的喇叭, 當時市價不到兩千, 雖不算頂級, 但在同價位產品中算是很不錯的. 以這種動態範圍不夠的設備, 平常來聽網路電台節目, MP3和CD感覺都差不多, 所以我都聽網路電台, 懶得翻西低聽. 使用光纖和擴大器,音響喇叭來廳, 差別就出來了. 是西低的聲音比較細緻, MP3其次, 網路電台最差(廢話).

網路大戰

這是隨想的筆記, 不是看了某個網路大戰有感而發, 所以不要問我哪兒有大戰可看. 網路上到處有火藥庫, 不愁找不著.
從一九九一年開始玩bbs, 我就碰過多次各種主題的網路峰火, 也下場吵過. 現在已經沒精神玩了, 事實上, 我現在總是想避免下場吵, 討論之中, 若發現對方或我自己擺出戰鬥姿態, 我就準備逃離, 因為我知道我在某種狀況下脾氣會失去控制, 搞得醜態百出, 一點辦法都沒有. 但還是愛看吵架. 對我來說, 看網路吵架很像看體育競賽, 一種文字的摔角或拳擊賽. 和拳擊賽不同的是, 這種mind game 通常沒有裁判,沒有記分也沒有輸嬴–因此比拳擊賽更好看. 如果你也下場吵, 就更能體會那種血脈賁張刺激感, 你會感受到腎上腺素, 多巴胺之類精神傳導素分泌所造成的感受. 你會心跳加速, 手指發抖, 不想吃, 不想睡. 你的大腦會以意想不到的速度轉動, 打字飛快, 妙語如珠, 句句見血. 我認識很多中文打字不靈光的朋友, 常在幾次大論戰下來變成打字高手.
如果你選擇旁觀就沒有以上的樂趣了. 不過因為是旁觀者, 所以你會有一種清高冷靜的優越感, 覺得眼前這票在大鍋炒的人真是精神病. 但是相信我, 只要你沈不住氣, 下場講兩三句話, 你就很難清高了.
多次網路大戰看下來, 我的感覺是, “網路上吵不出真理”, 其中一個原因, 真理本身即是神話, 真理看似為論戰的終點, 實則為起點, 因為大家就是抱著自己信奉的真理跳下場的, . 不過經過吵架, 偶爾(只是偶爾)可以幫助你思考出真理, 但這個真理不會出現吵架內容之中. 真理是不可說的. 若硬要說, 其中一種你能體會的真理是: “網路吵不出真理”.

Future Crew


前一則筆記的迴響中, Daryl提到 Future Crew 這個跨國技客團體, 喚起我一小段回憶.
現在電腦, 加速卡, 音效卡的硬體都已經太進步了, 我們都快忘了 286, 386, 甚至是蘋果二號的時代是怎麼憑單色螢幕, FM音源音效卡過日子的. 那不是才十多年前的事? 怎麼好像跟清朝一樣久遠? 當386電腦還是很酷的先進配備的那個年代, 朋友拿了一張軟碟片給我, 他叫我執行看看, 我照辦, 結果嚇壞了, 我不敢相信程式執行後所呈現出的科幻聲光效果居然只要用這麼一張1.44MB的軟碟片就夠放.
後來在1995年七月的HOPE NET光碟雜誌上的文章 美麗新世界 ─ DEMO 與 Future Crew (居然還找得到這篇), 才知道這是由一群跨國怪才用組合語言寫出來的玩意兒.
就其成員skaven的個人網站來看, 現在這個團體的成員都各忙於事業和研究, 主要是分成 Bitboys Oy Remedy Entertainment 兩家公司.
這個網頁的ftp中還可以找到部份當年的程式. 我試了幾個, 新電腦都跑不動了. 不過從 Shaven的music 作品中, 我們仍可看出他們當年功力. 他們創了一種叫s3m的音樂格式, 用很小檔案就可以容納豐富的音樂. wimamp還可以聽s3m的檔.
Future Crew 是我們這個科技時代的小傳奇.

Lode Runner 和 abandonware


令人懷念的早期電腦遊戲經典Lode Runner, 一九八三年由 Broderbound發行 , 台灣當時譯為”超級運動員”. 非常耐玩的遊戲. 除了極多的關卡(一百多關), 使用者還可以自行製作不同關卡. 後來又出了好幾個版本, 包括 Palm版 , WindowsCE版 .
Jackson’ Lode Runner Archive 是遊戲迷架的站, 資料十分豐富, 連早期IBM PC的版本都有得下載. 今天玩了一會兒, 想起小時候….^____^
另外, 發現 underdogs.org 這個老遊戲資料庫, 有一大堆老遊戲可下載. 這可能不太重要, 網站問答集裡關於“abandonware“的說明倒是值看看. 在電腦遊戲界裡, 著作權造成的結果是雙輸. 因為軟硬體不斷進步, 過時的遊戲, 版權所有者不可能再拿出來賣錢, 想要的人可能想買也買不到, 結果, 著作權法只是逼得老遊戲消失於世. underdogs 這種網站其實是遊走在法律邊緣, 供人下載的遊戲, 都是一般消費者沒興趣買, 廠商沒興趣賣, 只是讓人懷舊.
我想到另外一種abandonware , 台灣的流行老歌. 很多曲子, 版權所有人公司已倒閉或不願重發, 但樂迷想買也買不到. 最直接的例子就是卡通歌. 還有另一種情形, 翻唱東西洋歌曲的國語老歌, 在著作權法實行之後, 唱片公司要是沒把原曲版權買下來, 這些曲子也不可能再重發.
所以, 或許我們可以說, 著作權法加速了某些微觀歷史消失的速度. 若想要保存這些歷史陳跡(或許微不足道), 唯一方法, 就是違法.

幻想之下的未來音樂

前一則筆記還沒提到創作者要靠什麼賺錢. 何不反過來問, 聽眾為什麼要花錢? 除了”我敗故我在”的消費心理, 其實末端聽眾花錢買的根本不是音樂, 而是擁有感, 載體(唱片, 錄音帶), 方便性(隨處想聽就拿起來聽), 集體互動(現場表演). 純為支持藝人掏錢只是其中一部份理由, 而且這應該說是支持”藝人”, 而不是”藝人的作品”. 網路的普及, 第一個衝擊到的是”載體”. 目前”方便性”還能賣錢, 像iTune的成功就是個例子, 但將來很難說. 集體互動還沒什麼被取代的可能. 最後純為支持藝人呢, 一種就是之前的說, 藝人本身得是 sex symbol, 另一種, 藝人要有”態度”可賣, 像Nike賣”just do it”一樣.
再者, 我們為什麼不想想看, 創作者是否可能沒賺錢也樂於作出好作品? 這不是沒可能, 否則Linux等自由軟體就沒機會出現了. 以這個例子來看, 未來的音樂是否會像linux一樣, 是集體創作? 假想這種狀況, 在大家都採取creative commons 有限開放授權使用態度的前提之下 A寫了詞, B譜了曲, C加上電子節奏, D彈個吉他, …. 各個不見得熟識的人, 在網路就這麼完成一首完全免費的曲子, 而這首曲子還能不斷地重新再混音, 出現多種版本. 電腦,編曲軟體,網路越來越成熟的情形下, 我們一定會看到這種音樂創作形式的出現. 一個疑慮是, 這種創作方式的作品會是好作品嗎? 似乎不必擔心, 像中國的章回小說不就是種集體創作? 作者不詳的地方民謠不也是集體創作? 而且, 創作缺乏賺錢的誘因不見得作不出好作品 像說, 李白,蘇軾寫一首詩拿了多少錢?
以上只是對未來的幻想…:)

網路與音樂

最近電視常看到兩部宣傳廣告片, 一部是三個少年在聽車子聽著the vines的歌, 點頭打拍子, 很投入的模樣, 片尾字幕”你需要音樂, 支持音樂”; 另一部是一群美式足球隊員在休息室裡無精打采, 突然收音機放起某首嘻哈曲, 全隊都熱血起來, 士氣大振, 片尾字幕還是:”你需要音樂, 支持音樂”. 誰買的廣告看不太出來, 我直接聯想到的是RIAA或音樂家協會之類的單位. 廣告的目的講白了就是:”請花錢買唱片”.
對於網路對音樂的影響普遍有兩種說法, 一是:藝人拿不到錢, 唱片公司倒光光, 大家就聽不到好音樂; 另一個是: 網路流傳讓出爛音樂的唱片公司倒光光, 真正的好音樂才會出頭, 我覺得這兩種說法, 前者是既得利益者捍衛利益, 後者是事不關己的風涼話和一廂情願. 說會音樂會好嘛, 目前專輯賣得最好的還是偶像天后天王, 獨立公司也沒比較發達; 說會壞嘛, 網路可不是讓我們更容易接觸到自己想聽的音樂嗎? 只要你願意找, 好音樂根本多得聽不完.
或許, 網路與未來的音樂好不好一點關係也沒有–音樂不會因為網路而變得更好或更壞, 或者說, 音樂同時會變得更好和更壞. 而藝人汰換的速度會更快. 音樂價值的好或壞, 是聽者自己決定的. 更仔細的說, 媒體定義了聽者的知覺範圍和價值觀, 聽哪種音樂, 要看聽者選擇哪一種媒體, 哪一種資訊. 也決定了聽者”好音樂”的價值觀.
青少年對音樂的需要有兩種矛盾的態度, 一方面希望有自己的個性, 用音樂說自己; 另一方面, 又害怕寂莫, 希望有同好共同取暖. 在這種情形下, 未來的音樂或許會轉向兩種極端: 極大眾和極分眾. 在極大眾裡, 藝人是全方位的藝人, 他/她是sex symbol, 是英雄/女神, 他/她演戲, 唱歌, 出寫真, 出書, 主持節目, 現場表演, 怎麼搞怎麼賺錢, 音樂只是他/她龐大娛樂事業的一部份, 唱片公司不應該自我定位為唱片公司, 而是娛樂公司, 要壓倒性地佔據所有大眾媒體才能創作成功的商品. 另一方面, 佔不到大眾媒體的樂手會分成極多子類型, 極多小圈圈, 自擁支持者, 他們創作音樂賺不了大錢, 是作興趣, 作理想, 但有才華的人不怕得不到樂迷的支持. 就像現在的作業系統, 最後的生存者只有微軟這種跨國怪獸, 以及版本眾多的免費 linux 和 freebsd.
不過上面假設前提都是建立在青少年樂迷上, 不可否認, 目前青少年仍是最龐大的音樂消費族群. 青少年以外的音樂市場呢? 就像開頭提到的兩部廣告, 到了一定年紀, 聽音樂有很大的目的性: 要放鬆心情, 要提振精神, 要到卡拉ok有得表現, 要回憶過往, 要有益健康, 或是要靠這個吃飯. 在這個純粹功能性的音樂市場裡, 選輯應該會佔很大一部份, 因為這個族群的人不太需要追求一個藝人的作品, 藝人是誰不重要.

2 many djs

正在聽Samurai FM, 這些日本DJ的風格和美國英國的都有點不一樣.怎麼不一樣我也說不來.剛才聽到一首, 是把Emniem的[without me] 加快速度和MARRS的[Pump up the Volume]咪在一起, 感覺還滿對味的. 其他歌曲也多是把兩首歌混在一起, 可是聽起來都很對.
說到混音, 想到soulwax這個比利時團. soulwax主要是兩個兄弟所組成的吉他團, 偶爾也在比利時的radio 1當dj. 他們當dj不是一首接一首放, 而是全混在一起, 偷這首歌的吉他, 牽那首歌的vocal, 滲進那首歌鼓點,利用電腦軟體拼貼, 變成全新的曲子. 選曲範圍從60,70,80,90的流行搖滾另類鄉村迪斯可,…全部通吃. 從velvet undergroud, the stoogies,ELP, Clash..到Destiny’s Child , bassment jaxx, ….
後來他們花了三年說服唱片公司老闆發行他們用一百八十七首歌拼成的專輯[2 many djs]. 其中耗了不少時間搞定版權問題, 最麻煩的是許多唱片公司根本就拒絕讓他使用歌曲片段.[2 many djs]於2002年發行之後, 樂迷和樂評一片叫好. 於是soulwax乾脆就以2 many djs為名,出了一系列拼貼專輯[as heard on radio soulwax]1至5輯.
他們的網站 (以80年代的電動玩具畫面來設計, 非常有趣)中,點選radio, 會跑出一個像手提音響的視窗,有十個channel可選, 都是他們在電台做的混音作品,每個混音都至少用了幾十首的曲子. 點選channel下方的”playlists”就可以看到曲單.不過曲單只有列”主歌”,那些只用了片段的曲子沒列進去.你會驚訝於”原來這首歌可以和那首歌對在一起, 好像合唱似的”.

駭客?

怪了, 我那台機器裡除了灌Linux和MT之外, 什麼東西都沒有, 居然也有駭客來入侵?
今早看到modem的send燈號閃個不停, 想說那個測試網誌應該不至於那麼受歡迎. 檢查log檔, 果然看到一大堆這類的訊息:
localhost snort[1162]: [1:1002:5] WEB-IIS cmd.exe access [Classification: Web Application Attack] [Priority: 1]: {TCP} 24.xxx.xxx.xxx:3700 -> 24.xxx.xxx.xxx:80
駭就駭吧, 反正沒什麼東西好偷的.
所以我不太喜歡自己照顧主機. 現在已經把那台機器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