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樂海的旅遊手冊–中文音樂刊物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音樂刊物是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聽音樂不只是用耳朵,用心的樂迷還需要刊物來探尋音樂的意義。從另一方面來說,資訊透過音樂刊物傳播,刺激樂手創作的視界,也促進唱片市場的成長與進步。不過,追求音樂資訊這回事,在台灣永遠是青少年才會認真,細數最近十多年來的音樂刊物,我們發現沒有真正夠看的主流音樂雜誌,只有小型非主流刊物以斷裂零碎的方式存在著,一個接一個陣亡,又一個接一個衝上前線…

半機關報

「半機關報」指的是由業者所辦的刊物,如唱片代理商、唱片行、Pub、…,但是這種刊物又試圖跨出自家產品的範疇。比起台灣一般樂迷,這個領域的從業者通常消息較為靈通,作者的音樂狂熱也較一般人強烈。身份定位是半機關刊物最大的問題,一方面廣告業務不易推展,評論的公正性也常受到質疑。不過台灣以這種型式出現的音樂刊物有如過江之鯽,而且九成以非主流音樂為主要內容,發行人多有著強烈的理想性格,所以半機關刊物反而比主流音樂刊物還有看頭。

<搖滾生活>

創刊時間:1984年(1985年停刊)
主要作者:方龍泉、方龍驤(即方無行)
風格類型:重金屬、前衛搖滾、70年代搖滾
’80年代的搖滾迷大概都買過「小雅(Nova)」的盜版唱片,小雅的樂迷通訊刊物<小雅樂訊>以免費的方式發行數期後,擴充為<搖滾生活>雙月刊,除了樂評和樂手介紹外,還有譯自國外刊物的精彩文章。主要作者方無行的筆鋒犀利突梯,部份文字結集於<搖滾黨紀>一書中。’97年<搖滾生活>以<入骨狂報>之名復刊兩期,旋即無疾而終。

<搖滾客>

創刊時間:1987年(1991年停刊)
主要作者:任將達、程港輝、何穎怡、林志堅、方無行、…
風格類型:新音樂、地下音樂、本土音樂批判
由<Wax Club>會訊擴張而創刊,水晶唱片出版的刊物,推動台灣新音樂最重要的一份刊物,在當時是許多樂迷的啟蒙刊物,早期<搖滾客>還曾附一卷錄音帶。停刊之後,<搖滾客>曾以影印的方式流傳了一陣子。

<獨立音樂評論>

創刊時間:1991年(一期)
主要作者:陳文政、石孟慈、田美
風格類型:英國獨立廠牌
配合廣播節目<節拍110>所製作的刊物,作者全出自於藍儂唱片的人員。

<音痴>

創刊時間:1994年(一期)
主要作者:克林、程港輝
風格類型:另類音樂
昌彥的半機關刊物,以另類音樂為主,在內容上等於是<獨立音樂評論>的延續,兩本都談到Tom Waits和4AD-文藝青年一定要滾瓜爛熟的詞彙。

<B-Side>

創刊時間: 1992年月(一期)
主要作者:林志堅
風格類型:另類音樂
配合B-Side的開張,凌威辦的第一份刊物,也是唯一的一份。

<PLUR>

創刊時間:1997年(四期)
主要作者:張耘之(Monbaza)
風格類型:電子舞曲
由「藍月唱片」發行的電子舞曲文化刊物,炫麗的螢光色調,美編極具未來電子的迷幻感,全文中英對照,可以學點舞曲ABC,老外也可以學舞曲ㄅㄆㄇ。除了樂評、銳舞場景,還有時尚、前衛藝術的報導。讀者鎖定在台灣銳舞文化族群–註定了它得停刊的命運。

<Pass>

創刊時間:1994年
主要作者:曹子傑、林哲儀、DJ @llen、小樹、Cello Kan、馬世芳、葉雲甫、葉雲平、楊久穎、Ricardo、…
風格類型:當月發行的台灣、西洋、日本專輯評論
台灣Tower Record發行的刊物,風格隨著不同的主編而改變,最近兩位謝任的主編現在分別是<Play>的總編輯孫淑芸和樂評人葉雲平。這份刊物以西洋另類音樂為主,延伸至國語及日本唱片,偶爾有古典及爵士。<Pass>的樂評作者可謂人才濟濟,不勝枚舉,幾乎所有’90年代台灣重要的樂評作者,都曾在這份刊物露過一手。更酷的是,它是完全免費的。

 同仁誌

樂迷辦的刊物叫「同仁誌(Fanzine)」,樂迷寫的音樂文字雖沒有專業樂評的視野,美編品質也受限於經費而顯得較為粗糙,但樂迷以超越消費的行動參與音樂欣賞,所呈現業餘性和次文化觀點,卻是在專業音樂雜誌看不到的。不過台灣的同仁誌還是有不少專業樂評人參與(如果台灣有所謂樂評的「專業性」存在),理由很簡單,因為沒有專業音樂雜誌可發表,只能以同仁誌發散訊息。這裡舉出的同仁誌只是一小部份,還有許多專門針對單一樂團(如X Japan)的同仁誌,因資料蒐集困難,這裡未列舉。到了’90年代末,台灣同仁誌的功能已為網際網路取代。

<Noise>

創刊時間:1993(1995改為網路發行)
主要作者:王福瑞、郭冠英、粘利文、…
風格類型:噪音(Noise)、歌德(Gothic)
「噪音」無論在世界那個地方都是屬於小眾地下的音樂型式,創作者與樂迷以郵件、網際網路構成小眾的流通網絡。噪音同仁誌<Noise>是由王福瑞、郭冠英主編,專門報導台灣、日本、歐洲數十個國家的噪音團體,他們也以DIY的方式發行音樂作品,透過噪音界的聯絡網路向全世界發行。’95年之後,<Noise>改以WWW(www.noisetw.com)發行。

<音速青春>

創刊時間:1995(三期)
主要作者: 林志堅、徐昌國、阿C、Elsa
風格類型:另類音樂
’95年淡河水廣播電台節目<音速青春>主持人和一群Roxy DJ合辦,以電腦打字+手寫+剪刀漿糊等地下手法所生產出的刊物,外觀和內容都十分具有龐克精神。

<Rock Pond>

創刊時間:1996(二期)
主要作者:李進
風格類型:另類音樂
以圖像主導,文字為輔,較注重美編設計的的同仁誌。創辦人李進原來是Hard Rock 的DJ。

<獨立搖滾>

創刊時間:1995(1996停刊)
主要作者:張義欣、林正欣、吳坤桂
風格類型:另類音樂
黃經玲和張義欣當時還是在學大學生,憑著初生之犢不畏處的傻勁,以極少的經費創辦<獨立搖滾>,還將這份刊物從台灣頭舖到台灣尾,甚至在<非古典>停刊之際,意外躍昇為台灣第二大的音樂雜誌。

<安達曼島民>

創刊時間:1996(兩期)
主要作者:李洵、鄭鏗彰(鏗鏘)、崔至誠、鄭婷方、李純慧、…
風格類型:唱片工業批判、另類音樂、音樂散文
「台大另類音樂社」改名為「台大酸社」後,對外發行的社刊,售價新台幣十五元。<安達曼島民>專挑爭議性題目下手,第一期探討台灣樂評現象,第二期訪問地下音樂創作者,用字尖酸犀利,深深觸痛了台灣小眾唱片工業。

流行音樂雜誌

也許台灣樂迷還沒有消費音樂文字的習慣,拈指數數台灣’90年代的音樂雜誌,竟然五支手指還用不完。未來音樂品味將更走向分眾化,而台灣目前還沒有一個分眾市場足以讓一份音樂刊物健康地成長,中文流行音樂刊物的未來依舊不太樂觀。性急又渴求資訊的樂迷,還是多練練英文和日文比較實際。

<余光>

創刊時間:1982
主要作者:不定
風格類型:美國排行榜
台灣最老牌的西洋流行音樂雜誌,所有搖滾迷都喜歡拿來說嘴的靶子。<余光>以西洋偶像歌手為主,偶爾有搖滾、另類、電子音樂的報導介紹,對初接觸西洋音樂的青少年來說,讀<余光>還是有進階的機會。

<領先>

創刊時間:1983(1985停刊)
主要作者:陶曉清、蔣國男、楊嘉、方笛、程港輝、夏禮章、…
風格類型:西洋、國語流行音樂
由中廣、軍中、警察、教育等四家廣播電台主持人所組成的作者群,在西洋音樂方面,以Billboard排行榜馬首是瞻,國語唱片方面,則偏民歌系統的歌手。

<非古典>

創刊時間:1994(1996停刊)
主要作者:吳正忠、翁嘉銘、林志堅、白紀齡、Cello Kan、徐昌國、林哲儀、曹子傑、葉雲甫、楊久穎、…
風格類型:國內及西洋的另類、搖滾、爵士
集合了老中青三代樂評人,史上最強作者班底。但是路線不明確,兩面不討好,最後在眾人的婉惜聲中宣布停刊。

<音樂殖民地>

創刊時間:1994
主要作者:袁智聰、Sin:Ned、月鳥、…
風格類型:英美及華人地區的另類搖滾、電子、Darkwave
初翻開香港的<音樂殖民地>的讀者,大概都會被密密麻麻的超重文字量嚇到。<音樂殖民地>大約從’96年開始引入台灣,每一篇樂團介紹文字都是驚人的長篇大論,<音樂殖民地>原來是袁智聰個人樂評集的書名,擴張為音樂雜誌後,仍有三分之一內容是由袁智聰一人撰寫,稱他為「最多產的中文樂評作者」應不為過。。

<Play>

創刊時間:1998
主要作者:林哲儀、曾建豪、高穎純、詹宏翔、…
風格類型:台日西洋流行音樂
有些人會衝著封面明星和「黃子交主催」而搶著讀<Play>,也有人因為封面明星和「黃子交主催」而拒讀<Play>,後者絕對是少數,老實說,他們還錯過不少有趣的文章。以往音樂刊物都是以西洋為主,台灣、日本為輔,<Play>卻從反向操作。此外,全彩日本風格的美編,每期加贈CD,而且只有介紹和報導,不搞專輯評論這套。目前看來,這樣的策略成功地抓住了青少年樂迷,在市場上是走對路了。

<The Ichiban Asia>

創刊時間:1999
主要作者:譯自日本<The Ichiban>雜誌
風格類型:東洋流行音樂報導
主要文字來自於號稱日本Billboard的<The Ichiban>雜誌,報導圍繞日本「Oricon」公信榜,理所當然偏向日本流行音樂,其中穿插數篇台灣樂手訪談。這份刊物是代理日本唱片的R.PM公司發行,由黃子交掛名「首席擔當」。

<都會搖擺>

創刊時間:1999
主要作者:傳慶堂、黎時潮、歐君旦、莊裕安、羅萬益、蘇煌欽、陳志勇、…
風格類型:爵士
由<非古典>發行人林智意所創辦的雙月刊,每期附贈試聽CD,部份作者曾出現在<非古典>中。在台灣的音樂環境中,介於流行音樂與古典音樂之間的爵士樂,地位一直很尷尬,若不是參雜於音響發燒友雜誌、古典音樂雜誌,就像<非古典>一樣夾在搖滾樂、另類音樂裡。<都會搖擺>的出現,界定出台灣的爵士樂迷分眾群。但是在惡劣環境考驗下,<都會搖擺>還有一番苦鬥。

綜合報刊

綜合報刊鎖定的讀者群,通常比音樂雜誌更為廣大,好的音樂文字若能出現在綜合刊物上,多半是驚鴻一瞥,要不然就是編輯品味獨到,邀到上述音樂刊物中的作者駐場。除此之外,僅有兩份報刊固定刊載優秀的音樂評論及報導。

<破報>

創刊時間:1995
主要作者:黃孫權、張育章、蔣慧仙、粘利文、郭冠英、小樹、陳雅雯、Cello Kan、Ricardo、張義欣、林正欣、…
風格類型:西洋本土另類、搖滾
<破報>是’90年代最重要的台北青年文化刊物,從創刊即開始投入相當篇幅於地下樂團、電子舞曲文化、噪音、…,還有鉅細彌遺的台北文化活動資訊,從思想和行動兩層面推動青少年DIY運動。如果沒有<破報>,台北音樂場景將不會如此多采多姿,如此豐富駭人。

<中國時報-娛樂周報>

創刊時間:不詳
主要作者:林哲儀、葉雲甫、葉雲平、Elsa、冥王星、朱文儀、馬欣、…
風格類型:西洋、日本、台灣另類音樂及流行音樂
一般說來,台灣報紙的音樂訊息,只有八卦花邊,乏善可陳。中國時報周六特刊<娛樂周報>卻有令人耳目一新的表現。<娛樂周報>音樂版有一篇專題報導、新片資訊、數篇樂評,及一篇國內新片兩面評法,這樣的編排,差不多是一份五臟俱全的小型音樂刊物。

“茫茫樂海的旅遊手冊–中文音樂刊物” 有 5 則迴響

  1. 這裡面我長期的寫過四本
    編過一本
    但是沒人記得我
    呵呵
    這篇文章裡還有歷任三屆男友的名字
    真是往事不堪回首

迴響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