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人跟我比–台灣的CD側標景觀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許多人逛唱片行都養成一個習慣,從架上抽起一張CD,先翻過來瞧瞧背面的側標文字。台灣的CD很少不加側標,沒掛這玩意兒的十之八九是少量專單進口的CD。流風所及,連國台語CD也依樣畫葫蘆,穿上了側標。這張小小的紙片,大大方便了消息不太靈通的菜鳥樂迷,但老鳥樂迷常嫌側標累贅而稱其為「包皮」,打開CD就順手扔到圾垃筒。

側標的歷史可以追溯到’80年代,當時的代理版錄音帶只簡單地印著英文團名、專輯名和曲目,詳細的介紹放在夾於錄音帶內的歌詞中。名氣大的的藝人還沒什麼問題,較冷門的專輯就跟姜太公釣魚一樣,誰也不知道葫蘆裡裝的是什麼藥,唱片公司只能以定期寄發產品目錄來介紹鮮為人知的專輯。’86年左右,飛碟在其西洋代理產品包裝上多拉出一條尾巴,不但有藝人名、專輯名的中文翻譯,還順帶附上五百多字的推介文字。之後各唱片公司起而效尤,紛紛在包裝上動腦筋,後來又發展出「系列」的概念,歸劃出「搖滾經典系列」、「新音樂系列」、「重金屬系列」。

到了CD的時代,側標文化更是愈演愈烈,小小一張紙片,沒有一寸空間被浪費。雖然日本、香港的CD也有側標,全世界就屬台灣將側標的功能發揮到極致,除了最起碼的中文譯名,還有密密麻麻的介紹文字、推薦曲目、各音樂雜誌的評分、得獎紀錄。
大概’90年代中期,樂迷族群界線日益鮮明,部份唱片行開始將另類、重金屬、電子從「西洋流行」類別中分出,另外開架陳列。至於如何區分類別就得看店員的功力了。對唱片公司來說,最好的方法就是企劃人員先幫店員區分好系列類別,讓不同樂迷族群更容易注意這些CD的存在。系列名稱五花八門,主要可分為兩大群,另類音樂叫「另類火」、「另立X世代」、「音地系列」、「新新搖滾」,電子舞曲則稱為「魅舞次元」、「電阻E世代」、「電聲進化空間」、「新舞氣大觀」。

之所以發展如此壯觀的側標文化,應該歸因於台灣小眾音樂缺乏媒體,電台節目只播放流行歌曲,少數幾份音樂刊物也無法照顧到所有類別。結果使得CD必須像自吹自擂似的,狼狽地把評介文字掛得滿滿一身。大部份側標是根據原文資料譯寫,但側標文字並非不值一讀,有些介紹文字是向名樂評人邀稿撰寫,或者負責撰寫文案的企劃製作人員,本身就是經常是發表文章的樂評人。

「側標」這個在不得己的狀況下所產生的現象,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仔細欣賞這些精美不下於CD封面的側標也是一種樂趣。有人蒐藏郵票、有人蒐藏糖果紙、有人蒐集模型玩具的背卡,或許再過幾年就會有人開始蒐集台灣的CD側標了。

What is : 專單

著作權法實施後,由於真品平行輸入法規嚴格的規定,只要是國內唱片公司有代理的CD,台灣唱片行便不能任意從其他國家進口。矯枉過正的法令造成唱片行和樂迷不小的困擾。某些唱片代理公司明明手握代理權,但是基於市場考量,偏偏不願意進口。Tower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直接向唱片公司下某些特定CD的訂單,同時訂單內CD不得為其他唱片行進貨。後來「專單」制度也為其他唱片行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