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經最喜愛的作家

「”五個最喜愛的作家”:http://sapphocat.blogspot.com/2006/01/blog-post.html」這種作文題目對現在的我來說不太好寫。
如果「最喜愛的作家」指的是舊作每本都讀過,新書一出就要買來恭讀的作家,挺傷感情,一個都沒有。
不過很久以前是有的。第一個「我最喜愛的作家」講起來挺沒面子,是小野。別怪我,當年我才十四歲,蔣經國還沒死呢。《蛹之生》是我有生以來第一本從頭到尾讀完的長篇小說,讀完又立刻把老姐書架上所有小野的小說與散文全看完。
三毛是第二個「我最喜愛的作家」,《撒哈拉沙漠的故事》、《稻草人手記》也是在老姐書架上翻來的。我在大學之前除了漫畫之外沒花錢買過其他的「課外讀物」,老姐的書架是我少年時的寶庫,不過同在架上的朱家姐妹和張愛玲,我讀了前兩頁就恭敬地放回去。
混升大學補習班那年常在休息時泡附近的書店,不小心翻到《文星》復刊號,在其中發現北島的詩,於是北島就成了第三個「我最喜愛的作家」和第一個「我最喜愛的詩人」。新地出版的《北島詩集》至今仍是我心目中的十大好書。
然後就是張大春了。我很喜歡他玩小說類型的把戲,從最早讀到《將軍碑》玩魔幻寫實、《傷逝者》玩科幻、《歡喜賊》玩鄉野奇譚。還記得我在大一時把《歡喜賊》借給同學,同學又借給同學,再借給同學...,傳到大四才回到我手上。
文藝青年必讀的村上春樹,我幾乎有全套,最喜歡的是《聽風的歌》。他早期的小說帶著疏離的氣味,讀起來心頭刮秋風,年少輕狂很難不愛。但後來的作品似乎只剩下義大利麵和爵士樂。他的新小說大部頭到還要分上下,買來只是擺著,沒力氣讀。
西洋作家方面,我曾試圖讓自己喜歡幾個,老一點的狄更斯、卡夫卡、沙林傑,或新一點的米蘭昆德拉、馬奎斯、卡爾維諾,結果全都讀過就算讀過,談不上喜愛。艾柯是例外,這傢伙是另一個玩文字、玩典故的高手,掉書袋還能掉得有趣味,實屬不易。不過讀完《玫瑰的名字》、《傅柯擺》、《昨日之島》都像跑完五千公尺,腦中缺氧,很累。
從學校畢業之後就沒有再出現「我最喜愛的作家」。
怎麼談起這題目好像回想老情人似的?

“我曾經最喜愛的作家” 有 3 則迴響

  1. 給你拍拍貓掌,好學生果然可以舉一反三,竟然自己【竄改】題目.
    我也【曾經】很喜歡北島的詩.後來是因為那個喜歡就一直留在當時喜歡的作品、感覺,之後,就再也沒有之後了.

迴響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