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筆記迴響中,Daryl提到「哥德樂團」讓人聯想到日本「視覺系」。日本視覺系我是沒什麼仔細的研究,印象所及,我覺得視覺系在外觀和音樂內容上與「華麗搖滾」(Glam Rock)的關係比較大。因為不懂日文,很難找到相關的資料,有篇「何謂視覺系」點出了視覺系和華麗搖滾的關係。
哥德樂派
在中山大學的bbs上看到一個討論緒,談chungking(網頁中可試聽)這個團的新專輯。討論者把這個團說成是「哥德團」(Gothic),賣弄了一點哥德搖滾的知識。他對哥德搖滾的看法大致上沒什麼錯,但把這個標籤貼在Chungking上頭有點奇怪。看看Chungking的訪談和打扮,可是一點都不哥德。說Chungking是Trip hop倒還有那麼一點味道。
加拿大國慶與大麻節
大眾是什麼?
前一篇筆記的迴響中, KarlMarx 對那篇論文提出了質疑. 那篇論文在研究方法上的確是很粗略, 不過我覺得這種問題向來都是統計學的罩門, 很多東西很難量化, 像量化音樂品味和個性很難抓到準頭. 但話說回來, 統計學本來就是要大概而已. 這是一種由上往下看的技術, 有八成準就可以了. 這種研究結果不宜用來瞭解自己, 像我向來都覺得報紙電視上那種人格測驗都是用來娛樂的, 根本不能當真.
音樂與個性
德州大學一項統計, 研究音樂與人格的關係. 取樣是德州大學的三千五百名學生, 分別填一份音樂品味的問卷和一份自我個性分析問卷, 再作交叉分析得到的結果.
大概是:
“個性外向的人通常喜歡一般的流行樂。喜歡藍調、爵士、古典與民俗樂的人,一般說來比較喜歡思考複雜的概念。喜歡重金屬、另類音樂的人,通常比較熱情與具有反叛性格。喜歡鄉村歌曲、電影原聲帶、宗教音樂這樣傳統音樂的人,生活態度可能也會一樣保守。 “
這個結果好像沒什麼意外, 符合一般常識. 原始論文中有更仔細的統計圖表,可以看看.
我覺得, 要是研究者對音樂類型作更仔細區分的話, 應該可以得到比較多有趣的結果.
* 聽嘻哈的好動 聽另類的叛逆 (蘋果日報)
* Music Preferences Linked to Personality: Study (路透社)
* The Do Re Mi’s of Everyday Life: The Structure and Personality Correlates of Music Preferences (原始論文,PDF格式,21頁)
What Matrix Persona Are You?
You are Neo, from “The Matrix.” You
display a perfect fusion of heroism and
compassion.
What Matrix Persona Are You?
brought to you by Quizilla
哈哈哈!!!
北京新聲
老婆在威尼斯碰到歐寧, 他說他讀過我和朋友合著的[秘密基地], 回贈我一本他編的[北京新聲]. 很難講清楚歐寧是誰, 由這篇 非典型玩家歐寧來看, 他活躍於深圳跨領域藝文圈. [北京新聲]是由他主編/設計, 由中國名樂評人顏峻撰文, 聶箏攝影的書籍. 文字著重在九0年代北京滾圈的人與事, 介紹北京新世代搖滾樂團以及相關的散文, 就如扉頁所寫的”獻給打口的一代”. 所謂”打口帶”指的是歐美的滯銷錄音帶, 外殼打了缺口, 廉價批到中國賣, 其中不乏前衛另類的作品, 中國的愛樂青年就靠著這些”打口帶”接觸到歐美的搖滾樂, 另類音樂. 為了忘卻打口概略提到這段打口帶文化的重要性.
顏峻敏銳又充滿感情的樂評文字自不在話下(可參考顏峻所寫的我的北京和我們的[北京新聲] ), 這本[北京新聲]的美編也著實令人大吃一驚. 歐寧使用九0年代著名音樂文化雜誌[Raygun]的前衛美編手法, 但沒有[Raygun]玩的那麼過頭, 不會美編搶過了文字(但是頁碼會比標題還大, 哈哈). 其實這本書用的字”很大聲”. 基本上, 差不多全是超明體, 看上去, 馬上就有京片子的感覺. 隨時出現大片色彩濃重的圖片, 也是很中國的格調. 這本書完全顛覆之前我對簡體書的印象, 相信這本書在中國也是罕見的大手筆. 據說印量只有五千本, 喜歡北京搖滾樂的樂迷一定要弄一本來收藏.
歐寧說, 他來台北要依[秘密基地]來看看台灣的搖滾樂團表演. 不太好意思說…物換星移, 才幾年的時間, [秘密基地]裡提到的地方都倒得差不多了.
下一步
感謝 inertia 的幫忙….^___^
現在下一步是如何把upsaid的東西匯到這裡來…
測試
測試
呼呼呼
電子書閱讀器
看到i_Library 電子書閱讀器 的新聞. 這東西應該是TM 想要的東西吧? 最近我也想要一個這類的東西, 因為發現網路的ebook多得要命, 而且有時候, 網路上常有一些長篇大論的報導或論文, 我實在不太喜歡在電腦前面坐得直直得看, 最好能坐在沙發上, 帶到公園草地上, 咖啡店, 或甚至是坐在馬桶上讀. 電腦前只適合讀新聞報導. 老婆也不喜歡在電腦前讀文件, 所以常把文件列印下來讀, 花了不少紙張和墨水.
如此一來, 我需要的一是台介於tablet PC 和PDA之間的東西. 前者太貴太重, 後者螢幕太小. 這種東西應該不需要什麼技術. 其本上, 只要把PDA的螢幕做大四倍, 作業系統都不必改, 就是放大版的PDA. 它不必太高階, 但至少應該可以閱讀PDF. DOC. TXT. HTML等常見的文件格式.
這種閱讀器最有名的應該是好幾年前(1998?)就發表的 Rocket eBook. 不過反應不太好. 沒有普及起來, 現在已經停產. 我想, 現在PDA的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了, 要是結合書子書和PDA(或是說作一個較低階的tablet pc), 價錢不要比PDA貴太多, 應該會有市場.
講回之前提到的由歌林推出 i-Library 閱讀器, 報導沒提到它詳細規格, 重量和可閱讀的文件格式. 目前其他媒體還沒看到相關報導. 最好笑的是, 歌林在聯合報上發了這篇新聞稿, 但 他們自己的網站 卻隻字未提. 對網路媒體運用如此沒sense的廠商開發出來的東西, 我看也不太值得信任. 不過6900元的定價還算可接受.
幾年前, 朱邦復 開發倉頡電書 的計劃吸引了不少 媒體報導. 我看當時媒體之所以對他有興趣, 恐怕是著眼於他”拿到兩億套的訂單”, 而不是電子閱讀器本身. 這件事後來就沒下文了, 我能找到最新的報導 沒講到什麼重點. 就網路上找到的那台“蒼頡電書”的照片 , 老實說, 可以再醜一點, 我絕對不會想買來用. 朱邦復讓中國學童用ebook的願景當然是沒話講. 不過在實務上, 這種東西的耐用和價錢之間的平衡要怎麼抓是很大的問題. 小朋友好破壞是基本常識. 我懷疑這種東西在小朋友手上能活多久. 像便當漏油沾到課本問題不大, 沾到電子書可就慘了. 或是兩個小朋友拿書包打來打去. 書包裡要是有這麼一台電子書….??? 這台機器要是有固若金湯的防水防震能力, 大概很難把成本壓到一百美金以下.
另外, 找到 朱邦復這項電子書產品的 詳細挸格 . 香港好像賣1888港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