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婆的行業和社交有大部份是當代藝術圈裡的人,與我有點距離。在某些狀況下必須出席她的朋友的聚會,常有點難以打入的尷尬狀況。在此情形下,老婆通常會把我介紹成「台灣地下音樂研究者」,而不直說是「搞網路的」、「學電子工程的」。
有回在溫哥華與她的幾個策展朋友聊天,自我介紹時,心想自己沒注意台灣地下音樂很久了,不妨談談我的另一個身份:「我是呃…算網站規劃工程師吧。」結果一位比利時策展人回答:「啊…有些事情總是需要人去幹。」然後他們換了話題不再理會我。似乎「工程師」這行和挑糞差不多。
我對挑糞這行並無不敬之意,我的意思是,「工程師」對大部人來說,可能就和挑糞一樣無趣而且帶有令人不適的氣味。
其實我的工作內容已離工程師越來越遠,但我仍時常注意關於工程師的描述,並計算自己與「工程師」的距離。例如這篇「穿著Slippers【史哩把】的惡魔」將程式師形容毫無品味的怪物,好穿藍白拖鞋(除非沒得挑,否則我現在不會穿藍白拖鞋亂跑)和花格子襯衫(慘,我有好幾件,雖然是老婆幫我買的,我其實懶得自已挑衣服)。
在《呆伯特法則》裡,對工程師則褒中帶眨,主要強調工程師薄弱的社交能力和喜好小機器玩意兒:「凡是工程師都知道,人際接觸對他們的職業毫無助益,對他們而言,『你認識誰』不重要,『誰知道得比你少』才是重點」;「工程師喜歡解決問題。手頭沒有問題,他們會自行製造問題。…對工程師而言,世界是個玩具箱,裡面裝滿功能未發揮至極限或功能不足的玩具。」
這類毛病我好像也有一點。尤其是使用PC的時候。
《意外的電腦王國》的形容是另一種,但挖苦口氣差不多:「公司會說謊、老闆會說謊,工程師通常沒有能力說謊…最聰明的公司會想辦法把它們的工程師藏好,不讓他們拋頭露面,因為工程師最不能信任。」要挖內幕,問工程師最好。因為工程師會把公司的糗事一五一十地清楚交待。
這解釋了為什麼在老婆的社交場合,她常會交代我少發表高論。
有時候,我們這種個性的人實在要感謝電腦與網路的發明。電腦讓我們在某些時刻仍保有魅力。
(以上是幫朋友作網站備份的等待空檔所寫)
機能飲料與研討會
今早參加一場 IT 企業應用研討會,很無聊;現場提供免費的 Red Bull機能飲料試飲,很新鮮。
話說我在溫哥華跑通宵瑞舞場之前,都會喝一罐 Red Bull ,好處是可以玩得比較晚,而且第二天也不會腰疼腿酸之類的。其實Red Bull的成分和蠻牛、康貝特應該相去不遠,牛磺酸、肌醇、葡萄糖、咖啡因、維他命等等,據說 Red Bull 發明人最早也是從亞洲人嗜飲這類型提神飲料而得到靈感。
Red Bull 在歐洲和美國流行了十多年,但加拿大幾年前才核淮進口,因為政府懷疑它含有不法成分,結果「加拿大版」的Red Bull 是不含牛磺酸和咖啡因的。最近它也在台灣開賣,但是價錢是蠻牛和康貝特的三倍,
至於研討會裡喝 Red Bull,我還是第一次,效果非常好!好到下午場理應昏沈的課程,想要好好打個不省人事的瞌睡都沒辦法,我居然精神奕奕聽完整場,連最後一堂無聊得叫人想死的「實作於XX服務導向架構的商務流程解決方案」,我眼皮都沒眨幾下。大概瞄了一下四週的人,全場也幾乎沒人進入休眠模式,頂多是不停地換坐姿、抖腿、玩手指等等。從沒見如此抖擻的下午場。
建議所有研討會都應該提供這類型機能飲料,只提供咖啡、薄荷糖沒有用。
羞辱廚師的三大醬料
日前與圈內人稱「姑媽」的何大姐家吃飯兼打 Wii ,飯桌上,姑媽提到羞辱廚師的醬料第二名:辣椒醬。也就是說,若你要表現對廚師的不滿,就在他面前把食物澆上一堆辣椒醬。
很有道理,我小時候十分挑食,海鮮與雞肉一律不碰。若在某種狀況下(好比說,長輩夾來一大塊雞肉:「來來來,這支雞腿就留給你。」)非吃不可,那我就會來上大匙辣椒醬,劑量之高足以讓舌頭麻木嚐不出食物的味道。我嗜辣的習性八成是因此養成。
辣椒醬是第二名,那第一名?答案是蕃茄醬。因為蕃茄醬是難吃的醬料,若吃菜還要沾這玩意兒,顯然是食物無味到了極點,。
至於第三名,姑媽沒說,但很容易猜出來,絕對是中華醬料之王–醬油。醬油妙到幾乎可以沾任何東西,若餓急了,皮鞋沾了醬油都能吃。
重新整理一遍:
羞辱廚師的三大醬料--
一、蕃茄醬;
二、辣椒醬;
三、醬油。
「床上暴動」-台灣有史以來最高能量樂團
護樂生遊行 – 部落客出動!
音謀論第七集–2006年最喜歡的曲子
2007年四月才來介紹2006年的最愛,呵。
曲目排一排才發現大部份是電音,要不就是電音感很重的搖滾。
1. Butterfly (Craggz & Parallel Forces Remix) – DJ Marky
2. I’ve Got A Xerox To Copy – Junkie XL
3. Zocalo (feat. Gabriel & Dresden) – Armin Van Buuren
4. Everything – Kaskade
5. Beloved – VNV Nation
6. What Else is There – Royksopp
7. Mr. Ambulance Driver – The Flaming Lips
8. Theme From “Shaft” – Isaac Hayes
9. Here We Are (Family in the Hallways) – The Appleseed Cast
10. Ich Liebe Dich – 自然捲
因曲子多,這集節目多放音樂少說話。
powered by ODEO
RSS | 訂閱到 iTunes | 過去節目列表
創作樂手小海的Podcast
老公自救食譜之老兵麵
各位同學:
今天要教的是一道很妙的菜,大家都看過,也都吃過,奇妙的地方是,每次吃到的味道一定都不同,大大地不同 — 一碗裡面不知道會是什麼的湯麵。
年過三十的同學的兒時回憶裡,大概都會有個街坊鄰居是獨居老兵。這些單身老兵平常吃飯大約就是就著一只大碗甚至一只鍋子稀里呼嚕起來,要是好奇走近瞧瞧,那就是一碗湯麵。什麼麵呢?抱歉,很難命名,裡面會是什麼不太一定。
老兵麵因此而得名(這是我老婆說的)。
總而言之,那碗麵裡會放什麼東西,十之八九都和冰箱裡還剩什麼有關係。
聽起來很隨便,但我們作起來不能隨便。什麼東西能下湯麵,什麼不能,什麼東西可以配在一起,什麼不行,這都有講究,若是作出來像碗餿水就非常不妙了。其中奧妙得靠各人修為,這裡只舉個例子。
冰箱裡有洋蔥、紅蘿蔔、馬鈴薯、味噌、吃剩的火鍋料、雞蛋、檸檬、蕃茄這些個名堂,大家來動動腦想一下,這些料能作什麼麵?什麼能用?什麼不能用?
就我個人來說,立刻想到的是海鮮味噌鍋燒麵,只需要味噌、吃剩的火鍋料、雞蛋,其他就不用了。如果你覺得檸檬、蕃茄同鍋熱鬧熱鬧是不錯的主意,不妨試試,我不會阻止你。
當然,手邊還需要一些其他家居常備的佐料,像「烹大師」鰹魚粉、柴魚片、荀乾。
首先,最好你有包烏龍麵,無論如何,我想一般人家沒事不會放烏龍麵,若只有乾麵,那就先把乾麵條煮熟撈起備用。
初學者作湯麵常犯的錯就是貪方便,把麵和湯料一起煮,煮到麵爛糊糊,湯黏答答,難吃至極。但若是烏龍麵就沒有這個問題了,可以和湯料一起下。
水煮開,放一包鰹魚粉,一小把柴魚片,荀乾可有可無。荀乾這東西和味道濃重的味噌一塊是最對味的。
接下來把火鍋料放下去滾。要是運氣好,老婆在冷藏室於還給你留了花枝、甜蝦這類的海鮮就更美了。
冷凍牛肉、豬肉片?雖然也是剩火鍋料,但與海鮮味噌實在不太搭,不要放。
差不多快熟了,再小心打個蛋進去,不要把蛋給攪破了。蛋煮半熟為宜。
好,將湯料整個倒進剛才放著麵的碗裡,撒點蔥花,上桌。
味道不錯吧?不是我吹牛,在下就曾作過類似這樣一碗海鮮烏龍給岳母吃,嘴巴挑的岳母大人居然讚不絕口。
老兵麵的作法不止這種,基本上它千變萬化,完全隨機應變,只要把握一個原則:海對海,陸對陸,青菜配豆腐。雖然是一個人孤獨享用,全靠剩菜的一餐,但還是不能放棄對品味的堅持啊!
Zephec – 《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
聽完 Zephec 的專輯《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直覺認為是外國人的作品,但查了資料,發現Zephec是台灣的臥室電子樂手,我有點驚訝到說不出話。
台灣的電子音樂創作,大約是21世紀以後才有比較明顯成長(說是「明顯」,大約也不過一年兩三張),老實說,一直很少聽到我覺得能夠充分表現電子音樂特色的本土作品,習作味重的居多,總覺得好像有一些「眉角」沒有被摸透。很難說誰不對,無論是技術上還是創作概念上,華人電子音樂的確就是在學習階段。
過去台灣的電子樂手作的努力,是試圖用電子音樂詮釋本土音樂,或用本土音樂的元素來搭配,像林強與78bpm,從某方面來說,本地特色可以彌補電子音樂掌控度的不足。
但這張《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膽子不小,從包裝到音樂本身,完全排除所有可辨識的本土符號,也隱藏了樂手的身分,唯一一首有人聲的曲子用的語言是英文,其他都是純演奏曲,也就是說,Zephec 這張專輯很難討好本地樂迷,或是給外國樂迷任何異國情調的想像空間,它沒有退路,只能真刀真槍去跟國外電子樂手拼。完全只有這樣結果。
Zephec 何許人也?依網路上找來的資料,只知道他曾擔任幾個樂團的鼓手,並且「在2003年FANC所主辦的第二屆『Attention Talent注意!新秀』比賽中,化名ZC贏得了比賽且得到發行專輯的機會,雖� 兵役問題無法順利地發表作品」,沒有其他更詳細的介紹。
這樣一個神秘的傢伙蹦出來就帶來這張音色、曲式、錄音品質都相當成熟的電子音樂專輯,怎麼不令人驚訝?比起之前的台灣電子音樂專輯,《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最大特色是他透徹瞭解電子音樂的極簡精神,用豐富的音色層次為主角,來表現沈潛的感情與意象,而不只是用旋律、節奏。在電子音樂裡,旋律、節奏基本上常是不斷重覆的 pattern,重點是� 怎麼重覆它卻不會讓聽者無聊。Zephec發現了這個秘密。
雖然《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不是石破天驚獨具創意的作品,但可以這麼說,這張專輯與我那一大缸子電子音樂的蒐藏放在一塊,它都算及格的,我樂意放進iPod裡一聽再聽。
點這裡試聽 《We will still repeat today》。
愛咪藝語隨便播第七集
在這集中,由我以「訪問者」的身份和Amy 聊她2006年「最常」聽的歌–她一直強調不是「最愛」。
這次錄音裡,摸清楚了怎麼在 Garageband 裡使用噪音消除外掛,講話聲應該是比以前都清晰了。
1. Bob Dylan - Knockin’ On Heaven’s Door
2. Leonard Cohen - Halleluljah
3. Rodney Graham - High And Lonesome
4. Santa Esmeralda - Don’t Let Me Be Misunderstood
5. Junkie XL - Mushroom
6. Dogzilla - Without You
7. Madonna - Hung Up
powered by ODEO
訂閱podcast | 過去節目庫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