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台開唱 2007 之黯然銷魂的水星逆轉

本屆野台開唱應該說老天有眷顧吧,下午開場時一定會下陣無傷大雅的小雨,消了暑氣,加上薄薄的烏雲蔽天,太陽不那麼毒辣。進入位於中山足球場的「大野道場」,居然還有微風徐徐吹來。
這個「大野道場」啊,沒看到你不知道,舞台氣勢大得嚇人。
IMG_0886.JPG
繼續閱讀 野台開唱 2007 之黯然銷魂的水星逆轉

野台開唱想看的團

團太多,打算只看認識的。
一、已錯過類(前天熬夜趕簡報,昨天在準備出門前處在動不了的狀況)
甜梅號
Echo
電話亭
張睿詮/ DJ Point
DJ Swarp
Testament
二、國外大團類(光衝著這幾個團就值回票值)
Mercury Rev
Yo La Tengo
OK GO
RIZE
三、老團不死類
濁水溪公社
1976
四、聽過名字和作品可我沒看過現場類
蘇打綠
旺福
Tizzy Bac
8mm Sky
薄荷葉

護樂生遊行 – 部落客出動!

the flag今日各方人馬集結於中正紀念堂,準備進行「護樂生大遊行」。
才剛於昨天忙著舉辦 BoF的 Blogger也趕到現場,就我認識的,到場的有憂鬱馬戲團智邦生活館(總經理 Roach親自出動)、黑米暴走團等等。
各方人馬都有旗幅,部落客的旗幅是什麼哩?原來是吉翁公國的旗子 XD。據說是因為吉翁公國的標誌和樂生標誌很像的緣故。這面旗是從Wenli 的房間抬出來的吧?
後來Wenli 又在旁邊加了個「宅」字,這也是有典故的。
不少學生看到這面旗興奮地跑來打招呼和拍照。

繼續閱讀 護樂生遊行 – 部落客出動!

Junkie XL 的搖滾電音(這傢伙要來台北表演了)

從某方面來看,搖滾樂與電子音樂是相互矛盾的樂種。二者最大的差別在於,電音舞曲的曲式傾向於高度重覆、單調鼓點,重點在於漂亮的音色舖陳上。搖滾迷基本上無法忍受電音舞曲的機械與精準,難以欣賞電音裡音色微細變化之妙。反過來說,電音樂迷也不喜歡搖滾樂的毛躁和音色的粗糙。
bigbeat.jpg這個問題在90年代末的 “Big Beat”:http://elecj.tripod.com/style/big_beat.htm得到解決。
Big Beat這個樂種呢,簡單講是這樣:反正90年代初浩室電音開始風行後,就有創作者依自己的喜好試圖作各種嚐試,有一些人的作法是採樣變化較豐富的搖滾或爵士樂老唱片中的鼓點(而不是像浩室那樣單調地四四拍咚嗞咚嗞),加上較吵雜的電子破音。
這類型的樂手,創作手法是電音式的:取樣器拼貼、用電子鼓機加強節奏,但樂曲中常會加入電吉他(或類電吉他的音色)以及人聲,還有變化較多的碎拍節奏,因此很投搖滾迷的胃口,電音迷也喜歡。

繼續閱讀 Junkie XL 的搖滾電音(這傢伙要來台北表演了)

噪動之夜(四) Maelstrom

「噪動之夜」的英文名訂為「Maelstrom」,這個字其中一個意義是:不可抗拒的破壞力。
表演最後安排了Goodbye! Nao! 以三件式搖滾樂器與 Dino的類比電子、Fish的數位電子一同即興演奏。在我的見識裡,不曾見過如此饒富趣味的組合。
原來的安排是,在Dino三十分鐘表演結束後,Fish直接上台與他合作;兩人表演十分鐘後,Goodbye Nao再上台共同演出。臨上場前,Fish 提議,不必等那十分鐘,就大家一起上。
提早走的人無福消受他們精采的合奏,我在現場興奮不已。上一次聽到會讓我有相同反應的是2001年在溫哥華聽”Goodspeed You Black Emperor”:http://www.maitreyana.com/gsybe.htm的現場。層次多變,雄厚紮實的音牆,五人之前沒有合作即興的經驗,但整段演出仍有段落起伏,這就是Maelstrom!
錄影的數位攝影機所收的聲音不佳,下面影片幾乎只聽得到Goodbye Nao的聲音。只有在現場才能體會到被聲響擊倒的妙。單看影像雖聲音模糊,無法領受到排山倒海而來的音潮,但可以看到Goodbye Nao以各種方式製造聲響。他們最有創意的(也是我最欣賞的)就是使用各種奇妙的方式讓樂器發出聲音。

由於在「噪動之夜」後緊接著還有一場雷鬼舞會趕著進場佈置,表演在十點二十分準時結束。觀眾歡呼,有人喊安可。要是我在台下也會喊安可。
在布幕後的舞台上,Goodbye Nao貝斯手加菲請Dino和Fish在他的Mixer上簽名。我則請所有演出者簽名,他們都是了不起的藝術家。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

噪動之夜(四) Dino

中國藝術家”楊詰蒼說”:http://goya.bluecircus.net/archives/004411.html:藝術家「需要多學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堅持十年就是你的。需要深入、通過考驗和堅持。」
Dino就是這樣固執了十年的聲響藝術家,打開始表演就是用錄音帶預錄的類比音源加上混音器及效果器。他對電子聲響的掌握,全台灣幾乎已無人能及。
在《噪動之夜》裡,表演前,Dino 喝了兩瓶海尼根和一瓶台啤。他著打赤腳上台,聲音一出,全場震懾。專注又自得,大師的架勢。
而在事前的溝通過程中,Dino又是最隨和,要求最少的演出者,任何事情都爽快配合,沒有二話。我對他完全折服。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我忘了請燈光師把那些十分滑稽的舞場燈關掉。(呃…那位燈光師好像是接在《噪動之夜》後的雷鬼舞會請來的,他大概閒在那沒事幹,狗拿耗子幫我們這場表演打起燈…)

看Dino玩聲音的樣子,讓我覺得像位自在揮毫的老僧。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

噪動之夜(三) Fish+Pei

在一開始,Fish就強調Pei的角色不是VJ,而是visual。本來希望作到是Fish送MIDI訊號給Pei,與Pei的影像作互動溝通。但因為Pei的位置在台下,一時找不到那麼長的MIDI線,只好妥協作罷。
第一次看到Fish和Pei的現場是在2002年的在華山辦的《裂獸之歌》。Fish投身於電音已有多年,而Pei在當時則算聲響藝術的新秀。兩人的風格差異相當大。Pei 沈靜抒情,帶著抽象的都會味;Fish黑暗暴烈,attitude很強,從某方面來說,他是台灣的電音創作者中特質最接近工業噪音的一位,更精確的講法可能是 “Glitch”:http://en.wikipedia.org/wiki/Glitch_%28music%29。在《噪動之夜》中兩人用三台筆電合作演出會有什麼樣的結果令我十分好奇。
結果是,Fish不那麼暴力,Pei也不那麼抒情,化學作用產生十分有趣的演出。
下面是當天的錄影片段

(影片由鄭祖馨拍攝)

噪動之夜(二) Goodbye! Nao!

幕向兩邊拉開,”Goodbye! Nao!”:http://blog.yam.com/goodbyenao/的表演開始到結束,很多人還以為仍在換幕中…
之前與Goodbye Nao的團員聊,他們就已經預示打算玩「反電子聲響」的藝術行動,但直到表演開始,我才知道居然反得如此澈底。
maelstrom_gbnao.jpg
他們的表演是這樣的:幕拉開一半,台上放著一台幻燈機打出強光,鏡頭前有一只裝滿冰塊的杯子。然後,大量乾冰噴出。沒有任何人在台上。二十分鐘後,布幕收起,表演結束。
那麼聲響呢?聲響在哪裡?Goodbye Nao說,聲響就是現場的所有聲音,包括噴乾冰的聲音、觀眾疑惑的聲音、走動的聲音、…等等。
這就是他們的”福魯克薩斯式”:http://en.wikipedia.org/wiki/FLUXUS、back to basic 的聲響表演,你也可以說是向 John Cage 致敬。仔細推敲起來,使用與音樂無關的表演道具,又有濁水溪公社的傳統。Goodbye Nao的演出還是多重脈絡。
Goodbye Nao的表演後,只有少數人知道他們表演過了,哈哈。
雖然覺得滿屌的,但老實說我很慶幸好在有安排他們最後與Dino、Fish一同jam,否則觀者可能以為Goodbye Nao 根本沒表演 XD
(照片由 “Jessypub”:http://jessypub.bluecircus.net 拍攝)

噪動之夜(一) Roughhausen

Roughhausen 的演出是「噪動之夜」四組樂團中”籌劃彩排”:http://jeph.bluecircus.net/archives/event/roughhausen_jef.php得最用力的一組,波折也最多。
演出前一週出了意外,原來擔任VJ 的 Staci因病無法登台,緊急請來”姚仲涵”:http://blog.yam.com/workinglab與”王仲堃”:http://blog.yam.com/aquen擔任救火員。
Jeff 思考這場演出時,希望能夠呈現出暴力、冷酷的工業搖滾風格,”姚仲涵”:http://blog.yam.com/workinglab與”王仲堃”:http://blog.yam.com/aquen的影像正配合這樣的要求。西皮的華麗鍵盤編曲,以及舞者Patricia以性感舞姿都為冷硬的工業搖滾增加了衝突張力。
原來舞者安排有兩位,但演出之前另一位舞者迷路趕不過來,於是台上只有一位舞者,感覺上舞台畫面不太平衡,有點可惜。許多人以為麥克風壞了,他的演唱聲沒有出來,實際是因為 Jeff 希望他的vocal藏在背景後面,時而推出,時而消失。但似乎沒有與PA溝通清楚,以致vocal 幾乎完全聽不見。
對於 Roughhausen 的演出,觀者看法不太一致,有些人認為是四組樂團中最好看的,也有人認為有些安排不太對頭。
附帶一提,Jeff 第一次在台灣演出,對於台灣觀眾的冷靜十分不適應,嗯,習慣就好。
下面是姚仲涵 從VJ台拍下的演出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