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coder(變聲效果器)

前一篇筆記的迴響中,凱洛提到[Afterall]這首曲子讓人想到布藍妮、娜姐、夏奇拉與蔡依林,我想是曲中用到vocoder的關係。


簡單地說,Vocoder是一種扭曲人聲的電子效果器。Vocoder最早是由美國貝爾實驗室的Homer.W. Dudley所發明。原理很簡單,學過工程數學的人應該都知道,就是把兩種聲音作旋積(convolution)再輸出。如果把人聲和無調噪音混在一起,就會變成像機器人的聲音。要是把人聲和更複雜的樂音混合,所得到的聲音就更有趣了。Vocoder的歷史可以參考這個網頁
在流行音樂使用vocoder,早期最著名的例子是七○年代的德國電子團Kraftwerk,vocoder幾乎成了他們的註冊商標。Vocoder再度流行起來,是雪兒一九九八年的暢銷單曲[believe],瑪丹娜的[Music]是另一個著名的例子,之後全球樂壇像發瘋似的開始流行使用vocoder,台灣也不例外。
以前vocoder的器材很貴,一般樂手用不起,Korg於一九七八年推出VC-10是第一個可以帶上舞台的可攜式vocoder。現在一般電腦用軟體就可以作出vocoder的效果了,網路上隨便找都有一大堆免費vocoder軟體可下載。專業軟體中最出名的大概是vokator

“Vocoder(變聲效果器)” 有 6 則迴響

  1. 用那種怪怪的聲音,卻又出單曲東山再起的,
    還有一張臉硬梆梆的雪兒阿姨吧。
    看你這篇文,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耶。

  2. 哈哈,剛才才發現你文章裡本來就寫了雪兒,
    我竟完全沒看到呢*羞*
    不鬧了,亂入完畢。

  3. Actually I believe it was more Daft Punk – Homework that restarted the trend of vocoder. Cher made it popular with “Believe.” The trend pretty much died after effel 65’s “Blue.”

  4. 沒錯,就是雪兒。就是那首Believe,讓那種怪怪的聲音紅遍全球,之後好多好多歌都喜歡來這麼一段,有的弄得很棒,有的很難聽。原來連那首歌都已經五年了啊!我的天!時間過得好快!
    我是後來才知道Kraftwerk的,但是也只聽過一首歌,就是我小學時的綜藝節目「週末派」主題曲。那時候紀宏仁有個固定單元介紹音樂,他算是台灣很早期用電子合成樂器玩音樂的音樂人。

  5. 雪兒老妖的名曲
    據吾人所知
    Macha 跟 Bedhead 的壹張合作輯有翻奏過
    專輯名是”Macha Loved Bedhead”
    裡頭第八十六首即是”Believe”
    用電話按鈕按下去產生的聲音及音階
    按出”Do you believe…..”那幾個音
    高招呀!
    有興趣者不妨找來聽聽!

迴響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