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基地》前言

本文原載於《秘密基地》,2000年5月初版

前言

容我以’80年代著名舞台劇「那一夜,我們說相聲」中的一段台詞作為開場白:
「歡迎各位光臨華都西餐廳,今晚因為特殊的緣份,讓我們共聚一堂。」
「為什麼是『特殊的緣份』?」
「你不是站在這邊嗎?我不是站在這邊嗎?觀眾不是坐在那邊嗎?很特殊的綠份!」
「這就算『特殊的緣份』?」
「那你為什麼不站過去一步?」
「我可以站過去一步。」
「你為什麼不站過去兩步?」
「我可以站過去兩步。」
「你為什麼不站回來?」
「我可以站回來。」
「你為什麼那麼聽話呢?」


有時候在一家啡咖館、樂吧或是一場演唱會中,碰到不期而遇的朋友-他們也許是站在台上演出的樂手或DJ,也可能和我一樣,是個坐在台下,點杯啤酒、享受音樂和氣氛的觀眾。我常想到這個問題:是什麼特殊的緣份讓我們共聚一堂?答案很簡單,我們都是「樂迷」,音樂讓我們如此聽話,即使站過去一步、站過去兩步,我們都徘徊在台北音樂場景中,走過同樣的年代,營造共同的場景和記憶。
這本書「樂迷」二字,指的是「主動的音樂愛好者」,樂迷永遠不滿足主流媒體所餵食的音樂資訊,他們總是在問:「除此之外,還有什麼好聽的音樂?」,「那裡可以找到好聽的音樂?」積極的樂迷對音樂環境總是感到不滿,甚至願意採取行動,成為音樂創作者、DJ、樂評人,或者是開一家店、辦一份音樂刊物、架一座網站。積極的樂迷在場景中,是觀眾,也是演員。
在揭起’90年代的布幕前,我們先看看’80年代的樂迷的音樂版圖如何佈置:
80年代場景
’80年代裡,聆聽音樂的經驗多半是私密而個人,青少年樂迷多少都曾經是孤僻的「隨身聽小子」,「隨身聽」這個重要的發明,讓樂迷可以躲在自己的音樂世界裡,不受外在環境限制,帶著音樂到處跑,隨身聽連帶使得錄音帶銷售量激增,黑膠唱片市場開始下滑。可公開觀賞音樂演出的地方不多,而且這些場所的消費額也非一般樂迷負擔得起的,演出的音樂也未必讓樂迷滿意。倒是「MTV」成為最大眾的音樂影像消費場所,「MTV」除了一般劇情片,還有來自英美的音樂錄影帶和現場表演影片,其實「MTV」最早的功能,就是「觀賞西洋音樂錄影帶的場所」。在這個年代,台灣的「MTV」指的是一種場所,而非音樂電視台,「MTV」的特質,從某方面來看,和隨身聽差不多:一個個區隔的空間裡,每個包廂都是獨立而私密的個人世界。在這個年代裡,共同的聆樂經驗,主要來自收音機,像陶曉清、余光、徐凡、楊嘉、凌威所主持的廣播節目。而繆繆可數的音樂刊物則帶給樂迷繆繆可數的音樂資訊。
’90年代末的台北樂迷的版圖裡,演員增加,舞台變大,連道具也不一樣:
90年代場景
比較’80年代和’90年代,可以發現:

 MTV in, MTV out

全是因為台灣法規鬆鬆繄繄的關係,「視聽中心」的MTV在政府取締後,一瞬間從版圖中消失,而「音樂頻道」的MTV、Channel V在有線電視開放後,成為樂迷觀賞音樂錄影帶的管道。

新式唱片行in, 傳統唱片行out

來自四面八方的音樂資訊讓樂迷分眾群逐漸明顯,口味刁鑽的樂迷難以在傳統唱片行找到想聽的音樂軟體,而且傳統唱片行也無法應付日漸成長的唱片市場,於是發展趨勢走向大一點(大賣場)、怪一點(小眾品味)、多一點(連鎖經營)。

CD、MP3 in,黑膠唱片、錄音帶Out

黑膠唱片在隨身聽大流行之後就開始走下坡,到了’90年代CD普及後,便全面徹出一般唱片行,僅有少數玩家和舞場DJ持續使用黑膠唱片。而錄音帶除了便宜之外,實在想不出有什麼可以繼續存在的優點。
h4. 私密聆賞out,互動參與in
越來越多的音樂活動和場所,吸引樂迷走出個人的小世界。以特殊音樂為風格的咖啡館、酒館、舞廳林立於台北市,還有每年定時舉辦的戶外音樂節,提供樂迷集體聆賞音樂的經驗。

網際網路in,其他所有out

網路上可以買CD、網路上可以搜尋音樂資訊、網路上可以認識同好、網路上可以聽音樂、…。網路上什麼事辦不了?
從’80年代到’90年代的轉變中,「誰?」、「何時?」、「何地?」、「發生了什麼?」等等問題就是這本書企圖紀錄、談論的主題。
至於「為什是這些人?」、「為什麼是這些地方?」、「為什麼是這些事?」,老實說,也許是「我」作祟吧。這本書的主要作者,我,是台北一個普通平凡的樂迷。我在’80年代是個窮力應付聯考的學生,耳朵邊總是掛著隨身聽,放學回家不忘打開收音機聆聽余光、徐凡、楊嘉、陶曉清的節目,省下的零用錢只用來購買唱片和錄音帶。’80年代末,我考上大學,和朋友成立了一個樂迷的社團,在學校社團裡,我們交換音樂資訊、結伴逛唱片行、參加水晶辦的「台北新音樂節」演唱會。’90年代我們從學校畢業,當年社團的朋友,有人進入唱片公司、有人組了樂團、有人當了DJ、…,走入社會,我們仍是樂迷,不期而遇的場所永遠是在唱片行、樂吧、演唱會,還有網際網路上的音樂網站。
當我們走過’90年代,以樂迷的角度,回首追憶台北這十年來的種種,總不脫這些人、這些地方、這些事。這本書快照式的寫作,雖試圖在某領域內捕捉一種全面性,但無可避免地因文化偏見而漏失其他場景。不過,忠實地呈現某一群台北人的文化偏見,正是這本書的目的,也是為什麼要稱這些音樂場所為「秘密基地」的原因。

“《秘密基地》前言” 有 5 則迴響

  1. 小普:
    希望你看得高興。
    Daryl:
    令姐真了不起啊, 我和她也曾有一面之緣。

  2. 我只記得我小時候拿她的KISS唱片當輪胎滾. 😀
    現在她在內地當領導了.

  3. 這一晚,感到好「熱血」啊

    是啊,一如文章標題。今晚插花一個聚會,聊得十分開心,或許是暫時淡忘手邊磨人的行政工作(好比:專業高解析度映像管電視天涯海角哪裡找?),但更多部份是因為好久沒有聽一群「搖…

迴響已被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