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time()-strtotime('2007-09-14') > 2592000) { $is_old_post=1; } else { $is_old_post=0; } ?>
這天是八月三十日,當天發生一則新聞:土耳其新任總統的第一夫人因為習慣綁上伊斯蘭婦女的頭巾而遭拒絕參加勝利日慶典。可怪,土耳其不就是伊斯蘭國家嗎?為什麼不讓遵循傳統的第一夫人參加國家典禮?
花了幾天翻書上網查資料,才知道土耳其實在是有趣的文化混種又充滿矛盾的國家,簡單講一下土耳其的歷史。
十九世紀末的土耳其和中國的清朝末年一樣,鄂圖曼帝國越來越追不上西方工業革命的腳步,國土一塊塊丟在俄羅斯、奧地利、希臘、...的侵略之下,為了救亡圖存,鄂圖曼發動了幾次西化改革,其中,1908年土耳其青年黨在不流血革命下,請蘇丹讓出政權,建立國民議會。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鄂圖曼選錯邊加入同盟國,結果被打得落花流水,伊斯坦堡甚至被英法聯軍佔領。其中唯一的一次勝仗是由凱末爾(Mustafa Kemal Atatürk)領導的。大戰結束後,英國強迫蘇丹解散國民議會。凱末爾則在安卡拉成立臨時政府,抵抗侵略,並在1922年一次重要的戰爭打敗英國支持的希臘軍隊。這次關鍵性的勝仗,也就是8月30日「勝利日」要慶祝的。
隔年十月,土耳其共和國成立,蘇丹被廢,凱末爾當選第一任總統,並被尊為國父,他名字中的Atatürk即「土耳其之父」,土耳其國會頒給他的姓氏。
凱末爾建立的政府由軍方主導,以激烈的手段推動世俗化政策,排除伊斯蘭在政治與教育的影響力,把文字從阿拉伯文改成拉丁字母,讓婦女擁有投票權(這在當時歐洲都算非常前進)。據說日本明治維新給了凱末爾相當大的啟示。
土耳其人極為崇敬凱末爾,他的頭像隨處可見,從五星級大飯店到路邊小餐館都掛他的照片,差不多就像義大利人對待耶穌像一樣。
一直到現在,土其耳文化仍在「世俗化vs伊斯蘭」、「歐洲vs亞洲」、「西化vs傳統」的拉鋸戰之下。這解釋了為什麼新任總統的第一夫人會被排拒參加勝利日慶典。新當選的總統被認為是傳統伊斯蘭勢力抬頭,新派的土耳其人無法接受第一夫人「是個包頭巾的」。
沒記錯的話,有個朋友說,包頭巾的婦女甚至禁止上大學。
儘管如此,就像同行朋友C君說的,軍方和伊斯蘭是土耳其的兩大政治勢力,無論哪一方,都是右派(這和台灣的藍綠挺接近),在現代化上,猶抱琵琶半遮面,比起西方國家,言論管制仍很嚴格,幾乎可與解嚴前的台灣相較,基進者吃牢飯的機率很高,今年初還發生記者因民族主義的理由而遭當街槍殺的事件。
您好^.^
我是屏科大學企管系學生,目前正投入「在部落格上學習對於教育之影響程度」的研究,需要專家的看法與指教!希望被貴為「部落格達人」的您,能夠在部落格開發及使用經驗上給予協助。麻煩您花費幾分鐘的時間,幫忙填答此問卷〈只有12題,拜託!拜託!〉問卷資料僅供學術分析,決不對外發表,以確保您的隱私,由衷的感謝您的協助!謝謝!!!
http://survey.youthwant.com.tw/fill_survey_preface.php?idno=1000034026&cls=B&su=MTczMzUyMQ==
請在「非會員」處按"填寫問卷"即可開始填寫,非常謝謝您!
基本上包頭巾是禁止走進大學的,所以有包頭巾習慣的女學生進大學都是戴假髮.
言論管制是還好,只要你不要用文字發表,我想沒什麼人可以抓你的...
我想未來幾年土耳其的言論自由會更開放,因為他們要加入歐盟,另一方面諾貝爾文學獎作家 Orhan Pamuk也在土耳其一直有官司,就是因為他寫的東西碰觸到庫德族和亞美尼亞問題,這樣的情況也應該慢慢會解套.
Posted by: kolay 發表於 2007.09.22 02:41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