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2000) { $is_old_post=1; } else { $is_old_post=0; } ?>

2007年06月22日

《嘻哈星球筆記》

[聽音樂] , [閱讀]
去年底台北當代美術館的展覽《赤裸人》,入口的第一件作品〈Meen Erhabe(誰才是恐怖份子?〉是一支以阿拉伯文說唱的嘻哈MV,演唱者是巴勒斯坦嘻哈團Dam,內容指控以色列與美國人才是真正的恐怖份子。 奇怪嗎?直接而強烈的反美樂曲,卻採用了源自美國的流行音樂形式。 《嘻哈星球筆記》這本書告訴你,這種情形一點也不奇怪:「反美主義,基本上,還得透過美國主義來論述。」 與其說是音樂書,這本書不如看成是「全球化與在地化-以嘻哈作為都會反抗策略,現況與展望」,因此它不談所謂「嘻哈四大元素:饒舌、DJ、塗鴉與霹靂舞」,而著重在世界其他地方如何引入、呈現和運用嘻哈作為反抗工具,更仔細來說,它談的是現今弱勢黑人族群的樣貌。 作者派崔克.尼特是英國白人作家,嘻哈迷,為了追尋嘻哈的精髓,他取樣了五個地方:紐約、東京、約翰尼斯堡、開普敦、里約熱內盧。於是這本書讀起來又像是部公路電影,尼特到了一個地方,參與當地的地下嘻哈活動,訪問場景裡的重要人物與不知名的嘻哈迷。 在這篇遊記裡,我們讀到嘻哈如何進入世界某處的都會、如何被主流炒爛掉,但是對於地下場景裡的弱勢族群/邊緣人/貧民來說,嘻哈是少數他們所能掌握的文化武器。 最後一章提到「一個概念或者商品的成功,鮮少是因為大眾媒體的廣告奏效,而是要靠一些關鍵人物的文化資本才會造成廣大的影響力。」因此,作者認為:「嘻哈擁有無可匹敵的聲譽,且被轉化為資本,它擁有難以企及的文化資本。...嘻哈這個舉世最強的品牌,它的智慧財產權卻不屬於大公司。因此,嘻哈必須重新奪回主權。」 老實說,這樣的喊話我們並不陌生,搖滾、龐克、瑞舞都曾經可以套進這個句子裡。差別在於嘻哈至今仍是窮人玩得起的東西,而且越是被壓迫的人,越能夠更有力地運用它。 延伸閱讀:


青年文化, 地下, 推薦 | 由 jeph 發表於 2007.06.22 11:55 AM| 引用(1)

引用
愛咪囈語隨便記 於 <旅程雜感> 引用本文
文摘: 1. 安東尼.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訪談錄的導論中,馬丁.歐布萊恩(Martin O'Brien)寫道:「『我』的身份...是一個穿越全球化文化系統的,隨種種複雜社會與制度外觀的不斷移動的投影。在這個世界上,所有的個人都必須使自己同這個現代弔軌現實和解,通過制訂一項有關自我的『反思計畫』:每個人都必須掌握自己的個人方向,泛舟於現代社會的威脅和希望之間。」(xvii) 由此來理解紐約頗有穿透力。社會結構、階層、文化差異如此嚴密和分明,它張顯和分佈在地理區域、人種、食衣住行的細節上。使...
引用時間: 2007.06.27

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