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Květen 2010

關於〈音樂變相消費場所〉一文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最近一兩年不知怎麼,《秘密基地》這本書常被提到,也有年輕朋友依這本書找到我訪問當年景況。 這幾天隨手拿起這本書重翻,才想起幾年前把《秘密基地》內容全文上網,獨漏〈音樂變相消費場所--練團、買樂器、哈拉交流的樂器行〉。因為手上找不到文字檔。 曾和該文作者小花碰面,詢問他放上網的意見,他同意了,但我始終沒時間重打全文。 重讀《秘密基地》才想起這件事。...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18

音樂變相消費場所--練團、買樂器、哈拉交流的樂器行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搖滾樂團有別於民歌手,民歌通常只需要一把空心吉他,不管在什麼地方就可以開唱,幾乎不受場地和器材的限制。搖滾樂團就不一樣了,搖滾樂給人最粗淺的印象就是「大聲」,插電的吉他和貝斯、套鼓,加上人聲,是搖滾樂最基本的幾項樂器。這幾項東西湊起來而發出震耳欲聾的聲響,經常會被視為噪音。因此,搖滾樂團必須要有特殊的地方練習,以免吵到左右鄰居,招來抗議。在台灣由於地小人稠,不像印象中的美國,有所謂「車庫樂團」之類的樂團。台灣大部份的樂團幾乎沒有自已的「地下室」或「車庫」、「倉庫」可以練習,因此,專門出租組樂團練習的「練團室」就應運而生。...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4:14

5. Srpen 2005

《秘密基地》(幾乎)全文上網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乘著馬莎颱風來襲的颱風假,我將《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內容上網。 ...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23:02

《秘密基地》前言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有時候在一家啡咖館、樂吧或是一場演唱會中,碰到不期而遇的朋友-他們也許是站在台上演出的樂手或DJ,也可能和我一樣,是個坐在台下,點杯啤酒、享受音樂和氣氛的觀眾。我常想到這個問題:是什麼特殊的緣份讓我們共聚一堂?答案很簡單,我們都是「樂迷」,音樂讓我們如此聽話,即使站過去一步、站過去兩步,我們都徘徊在台北音樂場景中,走過同樣的年代,營造共同的場景和記憶。...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7:34

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 目錄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秘密基地:台北的音樂版圖(Since 90')...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21

5. Květen 2000

網路購物會害唱片行店員失業嗎?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如果你喜歡的音樂都是些電台很少播、雜誌也很少介紹的冷門樂風,走進唱片行,面對滿坑滿谷沒聽過的CD,該怎麼辦?並不是每張CD都有中文側標(即使有也經常語焉不詳)。在這個時候,直接抓店員問︰「這是什麼樣的音樂?」「最近有什麼好聽的?」可能是最快的方法。...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8:07

《秘密基地》附錄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附錄--資訊及索引...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7:29

DIY CD大閱兵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台灣人愈來愈懂得秀自己,拍攝個人寫真集、在KTV唱唱不夠過癮,還要製成個人演唱CD加上美美的封面分贈親朋好友,嚐嚐當歌星的乾癮。不過,寫真集和個人演唱CD,真的秀出了自己嗎?其實秀出來的只是一個虛構的想像物,「自己」這個東西,仍深深地包藏在攝影師和錄音師的層層包裝之中。...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7:20

台灣的CD側標景觀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許多人逛唱片行都養成一個習慣,從架上抽起一張CD,先翻過來瞧瞧背面的側標文字。台灣的CD很少不加側標,沒掛這玩意兒的十之八九是少量專單進口的CD。流風所及,連國台語CD也依樣畫葫蘆,穿上了側標。這張小小的紙片,大大方便了消息不太靈通的菜鳥樂迷,但老鳥樂迷常嫌側標累贅而稱其為「包皮」,打開CD就順手扔到圾垃筒。...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7:08

中文音樂刊物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音樂刊物是音樂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聽音樂不只是用耳朵,用心的樂迷還需要刊物來探尋音樂的意義。從另一方面來說,資訊透過音樂刊物傳播,刺激樂手創作的視界,也促進唱片市場的成長與進步。不過,追求音樂資訊這回事,在台灣永遠是青少年才會認真,細數最近十多年來的音樂刊物,我們發現沒有真正夠看的主流音樂雜誌,只有小型非主流刊物以斷裂零碎的方式存在著,一個接一個陣亡,又一個接一個衝上前線......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55

網路世界--九○年代搖滾生活的縮影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從自認為成了一個搖滾迷開始,我就是個廢話特多的樂迷,是廢話而不是什麼正經負責的言論,因為這些廢話多半不是以正經的印刷體出現在正經的報章雜誌上。高中時,和同學在沈悶的課堂上傳紙條,聊的是搖滾;大學時在社團的留言簿和影印的刊物上,聊的又是搖滾;一直到畢業後當完兵,還是一肚子不情願地嚕哩嚕嗦想找地方談搖滾。...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49

從北大專搖滾聯盟到台灣音樂革命軍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一般校園樂隊,除了救國團每年主辦的「全國熱門音樂大賽」,很少有機會登台面對群眾。樂隊組成後,經過一番練習和翻唱後,經過一段時間,總算有寫創作曲的膽量,卻立刻就面臨畢業、當兵、就業的人生轉折。當年搞的團,年輕時的創作,就冷凍在當事人的回憶裡,此外,沒有一點剩下。...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47

年度音樂節及戶外演唱會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節慶活動之所以有意思,是因為一年一次,趕不上就得等明年。好此道者,每年都在等待這天的到來,今年和去年有什麼不同?今年有什麼新鮮?當然還可以顛倒過來講:今年和去年有什麼是相同的?今年有什麼傳統沒改變?我們在節慶中尋找記憶,同時創造新的記憶。這類活動常被形容為「趕集」、「大拜拜」,在某一個領域裡人群,在同一時間,往同一個地方聚集,像是廟會中,野台戲班輪番上陣,台上鑼鼓喧天,台下群眾萬頭鑽動,人聲頂沸。這些記憶不僅是私密的,也是共同的。...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40

逐漸成形的台北銳舞文化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其實現在談台北的銳舞(Rave)還嫌太早,目前這個場景尚處於萌芽階段,尚未有一個紮實的文化出現。不像搖滾樂,'60、'70年代就藉著收音機、盜版唱片傳播至全台,狠狠地刮過年青人壓抑的心靈,陪著他們走過成長的歲月。無論如何,搖滾樂是可以關在家裡,戴著耳機一人享受的東西。而被認為是未來音樂的電子舞曲卻不是一個用來享受孤獨的音樂,以「自由」、「解放」為精神的銳舞文化,比搖滾樂還需要現場參與來形塑它特有的文化。...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30

從瀚江寫起的台灣重金屬簡史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如果台北年近三十歲的搖滾迷,可以像開同學會一樣聚首,他們現在已經是西裝革履的上班族,也可能依舊留著長髮,穿著破牛仔褲,過著不羈的生活。大家在一間對味的Pub坐下來,聊聊往事。嗯...當年。...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27

水晶唱片的新音樂之路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阿達」有「傻瓜、腦袋短路」之意。美國電影<阿甘正傳>中的阿甘就是一個「阿達」,母親留給他一句名言:「Stupid Thing, Stupid does。」阿甘幹的阿達事讓他莫明其妙地發財又發達。台灣也有一群阿達,不過他們幹的傻事,卻從來沒發過財。這群阿達的領頭叫任將達,綽號「阿達」,這個由阿達組成的有聲出版社叫「水晶」。...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22

為台北抹上些許的蜜糖 Brown Sugar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那是介於兩個颱風之間的一個夜晚,天空飄著細雨,但是位在金山南路上的店面卻依然有著人群不時地進進出出,而黃銅色的面版上面,由燈光打出鏤空著Brown Sugar的字樣。...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19

改變台灣唱片行生態的Tower Records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就像麥當勞改變了快餐業,7-11改變了雜貨零售業,Tower唱片城進駐台灣也改變了本地唱片行的型態。...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06

台北另類唱片行的身世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另類另類滿天下,但是有些音樂比另類還另類,是非主流中的非主流,這種音樂,用異類稱呼更為貼切。在都市中生活的你,也許己經發現,身邊常常響起這種異類音樂,可能是出現在一個詭異的電視廣告,一個深夜的廣播節目,一間陰暗的PUB。若想接近這種奇妙詭趣的異類音樂,買張CD回來好好獨自品嘗,卻發現茫茫CD海,各大唱片行均尋不著。神祕的異類音樂CD究竟藏身何處?...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6:03

唱片行東西南北中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從流行歌曲看台灣社會>一書中指出,'92年台灣唱片銷售金額為47億元,'96年達到89億1仟萬元,短短4年成長了將近一倍。這段期間,國內製作的CD價格從二百多漲到三百上下,代理版及進口CD倒沒有特別明顯的價格波動。相較於其他大城市,台北還是全世唱片界最便宜的地方。隨著市場日漸龐大,'90年代台北唱片行由一個個分散的小據點,轉變為連鎖店及大賣場的天下。小型唱片行多半依靠著特定消費群,而專業二手CD店也在'90年代中期出現。...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58

文人咖啡館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文藝青年永遠需要喝咖啡聊天的地方,我們'70年代左右出生又好讀點閒書的人,時常會聽到上一代人談到「滾石」、「稻草人」等等有音樂有文氣的咖啡館和餐館。不像巴黎河左岸的咖啡館,還可以觀光客的心態緬懷前人的文藝遺跡,這幾個場所現在都已屍骨無存,只能從一些文字中尋找蛛絲馬跡,懷想當年盛況。目前台北市還有幾間店仍保持文人咖啡館/餐館的遺風,除了文藝氣息、美味的咖啡和食物,還有不流俗的音樂。...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53

台北的另類舞吧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台灣的舞廳,習慣上,高級豪華的名為「夜總會(Club)」,通常是供成年人、外國人跳跳交際舞的地方。尤其是觀光客最常出入的雙城街附近,四處林立的夜總會,為國家賺取了不少外匯。而一般小型的舞廳,通常名為「Disco Pub」,就像MTV、KTV、PTV、...等等新字、新場所,Disco Pub也是一個台灣文化所創造的詞。其實Disco Pub等同於英文的Club或Discotheque。由於政府曖昧不明的管制法規,在管區警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管理態度下,以Pub形式經營的場所,常於小小的場地內開設一塊空間為舞池,偷偷摸摸地經營所謂「地下舞廳」。久而久之,Disco Pub就成了「小型舞廳」的代稱。...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49

水泥森林裡的藍色音符 Blue Note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在爵士樂界,「Blue Note」是神聖的字眼,代表「純正的爵士」和「歷史」。「Blue Note」是著名的爵士唱片老廠牌,成立於1939年;「Blue Note」也是唯一的國際連鎖爵士俱樂部,從1981年於紐約成立第一家,現在舊金山、東京、大阪、福岡、漢城,都有Blue Note分店。無論走到哪裡,只要有「Blue Note」的招牌,就質優爵士、藍調的保證。...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47

獨立樂團的實戰舞台 Vibe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有人說它是「台北市搖滾樂的最後地標」,有人說它是個「搖滾超市」; 如果它能屹立不搖個十年,那麼未來的旅遊書上若用 「Never mind New York's CBGB or London's 100 Club, here is Taipei's Vibe!」 來做標題介紹它,大概也聽不到什麼非議之聲。...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42

女巫店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位於台大附近,以呈現性別議題為風格的女巫店,於'96初開張以來並沒有成為樂團現場表演場所的打算。「這些創作樂團的朋友希望能有表演的地方,想來這邊做。我覺得公共空間的運用有很多種,也不必侷限於餐飲之類的,而且創作的演出跟女巫店的調性是一致的。」女巫店的經營者彭郁晶敘述她那年單純的想法。她當時接收了由Scum「播遷」來的地下樂團,所使用的音響器材和音控人員也由Scum的人馬支援。...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35

獨立樂團的展演場所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大多數人去Pub聽歌只是為了一個氣氛,台上的團只要味道對就好了。這樣的想法無可厚非,畢竟我們辛苦工作了一天,走進Live Pub尋個樂子,放鬆一下心情,只要台上的樂團能把Santana的<Oye Como Va>唱得夠快樂、Eagles的<Hotel California>唱得夠哀怨,那就是十分盡職值得尊敬了。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不會指望台上的樂團有什麼自己的創作,最好還是大伙熟悉的歌。台北市像這樣的場所,位於東區的老字號「犁原」是上上之選,其他像「犁榭」、「TU」、...等等有老樂師駐唱的Live Pub也能夠盡興稱意。...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5:27

台北樂吧教父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二十多年前,凌威還是復興和中廣的熱門音樂節目播音員。那時候的「熱門音樂」,指的是美國流行音樂,幾乎每個電台每天晚上都有熱門音樂節目。比起排行榜上的熱門歌曲,凌威特別著迷的是排行榜上不一定看得到的搖滾樂。一半是為了做節目需要,一半是個人興趣,他蒐藏了大量的唱片。興趣強烈到一定地步叫做欲望,「那是無法停止的欲望。」凌威說,他的蒐藏幾乎沒漏過任何一張台灣曾發行的搖滾唱片。...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4:41

暗藏生機的「地下社會」-一個PUB的體察

[90年代台北獨立音樂場景]
混「地下社會」是一種不自覺的依賴。如同你可以同時在Tower、佳佳、宇宙城或是2.31買到Beastie Boys的最新專輯。但除了價格的考量外,這些唱片行的個別特色將吸引不同的顧客。...繼續閱讀
由 jeph 發表於 14:35